出生日期:1950年
出生地区:广东番禺人
常住城市:上海市
性 别:男
擅长方向:书法
所属机构: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
主要职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
李志贤(1950~ )广东番禺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作品除不断在国内展出和发表外,曾入选现代国际临书大展、中韩书画联展、纪念上海大阪结成友好城市10周年、15周年、20周年、大阪·上海书法交流展,作品被日本成田山新胜寺收藏,参加空海高僧入唐及诗寺开山1050年中日书法联展,收入《中国当代墨宝》。著有《书法词典》、《怀仁集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分解字帖》、《集王羲之行书现代诗词》、《》集王羲之行书滕王阁序》、《中国行书大字典》、《中国隶书大字典》、《中国草书大字典》、《中国正书大字典》等。另有论文《两宋书史》、《东坡法术简论》、《石渠宝芨·秘殿珠林释文辨误》、《怎样临写<张猛龙碑>》、《东坡分隶<密州题刻>》等在各类专业书刊上发表。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009年10月24日,在朵云轩举办《我这五十年》李志贤书法展。从12岁时考取静安区书法兴趣小组开始学书算起,李志贤追随著名书画家范韧庵学习书法已有五十年。五十年来,即使是在“文革”和去农场开荒种地,生活环境极为困顿,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期间,他一直孜孜矻矻地研席书法艺术。近年来,担任朵云轩拍卖公司副总经理的李志贤有幸走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他历访贤达名迹,眼界胸襟宽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作品用笔锋正力健,墨透纸背,真、草、隶、篆均精彩纷呈,给人有一种神彩秀发、膏润无穷的感觉。十月二十四日是展览的开幕式,这天嘉宾云集,出席开幕式的有不少还是从全国各地,甚至是港台地区赶来的,可谓盛况空前。作为李志贤的朋友,我为他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
一、 师恩难忘李志贤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和恩师范韧庵老师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开幕式上,李志贤在讲到老师对他的培养和教晦时也是充满了感恩之心。他曾经和我说过,范韧庵老师将沈尹默赠与的一支白沙茅茏笔转送给他,鼓励他更努力地学习书法艺术。他还讲到,范韧庵老师不但在书法艺术上培养他,对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发展也十分关心。“文革”结束后,上海市举办第一次书法活动,范韧庵老师知道这个消息后,及时通知他准备好作品参加。当时,李志贤临习历代名迹尤其是《智勇真草千字文》已颇有心得。在老师的鼓励和影响下,他的作品参加了当时在南市蓬莱公园举办的市书法展,被选为本市十名书法代表之一。从此奠定了李志贤矢志不渝地走上书法道路的基础。现在,范韧庵老师已是九十三岁高龄,外出比较少,李志贤尽管很忙,也会抽出时间去探望老师。在我看来,他和范韧庵老师的关系犹如亲生父子一般。二、 锲而不舍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李志贤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他的执着和努力。范韧庵老师还精于画兰、竹。有一段时期。李志贤也很想跟老师学画。但范老师对他说,人的一辈子,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还勉励在书法艺术上苦下功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其他方面的爱好不多,在书法艺术上却是五十年如一日,把书法作为自己每天的必修课。他在传统书艺上下过很大的功夫。他反反复复临写过《石鼓文》、《黄庭经》、《兰亭序》、苏东坡《洞庭春色赋》、黄庭坚《送四十九侄书》、《智永小草千字文》等等,在他的书法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用双勾摹写的《颜真卿祭侄稿》。他的临作几乎可以达到神似的地步。因此,他的书作也有一股古雅诚朴之气。和一般的书法家不同,李志贤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他和范韧庵老师合作编撰的《行书大字典》、《正书大字典》、《草书大字典》、《隶书大字典》和《篆书大字典》是当代书法界赖以参考的工具书。除此以外,他还出版过多种关于书法教育和书法理论的书籍。有几次,去拜访李志贤,谈起书法来,话匣子一打开,他可以从文字、鉴赏、金石、造纸、碑刻、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来和交流,见闻之广博,让人惊叹。多读书、广见识也使他的书法作品有了更多的书卷气。三、 澄怀味象2008年,我请李志贤为我写“澄怀味象”四字。澄怀味象者,不受外部干扰而专心于艺事也!说实在的,志贤是当得起这四个字的。当前书坛,书风浮华,追名逐利,以创新为名,狂怪低俗,书法作品让人不堪入目。而李志贤却能摆脱功利欲求,澄神静虑、端正己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他为人谦和,所作作品也隐隐流露出古人书法中的“禅意”,其骨子里却有着排除干扰,为振兴书法艺术不懈努力和追求的豪情! 马晓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