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中国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健笔凌云意纵横”陆俨少艺术展

所在地区:上海市
活动日期:2014年11月01日
负 责 人:王漪
主办地址:陆俨少艺术院
主办单位:
联系电话:



 
  展览时间:2014-11-01 - 2014-11-30
  展览城市:上海 - 上海
  展览地点:陆俨少艺术院
  策 展 人:王漪
  参展人员:陆俨少

 
  展览介绍
  陆俨少(1909——1993),上海嘉定南翔人,生前为浙江画院院长、浙江美院教授,有“南李北陆”之美誉,为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师。其“勾云、划水、留白、墨块”创造了中国当代山水画史上的一个灿烂的“陆派山水艺术王国”,影响深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陆俨少先生的作画特点一切皆以用笔为先,以笔为主导,运笔的起讫、提按、顿挫、起到分明,老辣雄健,沉着痛快,且有凌云之势,又有纵横之意;用墨光洁明亮;章法变化多端;韵味融液腴美,且奇崛高古。其尤能注重画家的学养积淀,勤于阅读,历练书法,每每日课,故可称其谓“诗、书、画”三绝。其一生主张化古为新,又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又能兼融当代艺术精神,把抽象与具象有机融合,“笔墨当随时代”,转益多师,终为一代宗师。
  陆俨少生前创作和著录的《山水画课徒画稿》、《山水画刍议》为各主要美院和画家的必画和必读之材,所提出“好画的标准”和画家画画治学的“四三三制”理论,仍被画坛视作经典。其一生诸多蒙难,至夕阳晚晴的心路历程至今还被传诵。
  当下中国画坛诸多展事,展出的作品“大、工、做”现象甚重,有的出现用小画原作高仿印刷放大,再上色填改而充之,甚至还有用他人的原作经过高科技PS等手段,后适改上色而冒之……零零总总的问题出现,原因为“大即为大作,工则是功夫,制作等创新”之理念盛行误导,又为参展者笔墨修养的限制,用笔的历练的问题,特别是对中国画写意性等认识不足以及画家的个人品行修养、价值观问题造成的结果,更为大批各级评委的审美价值观的偏差和个人偏爱所致。
  现今社会一部分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态度,要么与“快餐式”方法汲之,要么与“碎片式”手段取之,要么以“边缘式”态度待之,其根源是对传统文化研究认识不到位,设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意义,更为缺乏民族文化传统自信的表现。
  纵观当代中国画坛和中国文化等存在的“快餐式”、“碎片式”、“边缘式”的现象和弊端,需要有一个案例来佐证中国文化的自信和挽正中国画坛的时弊,来启迪画坛和中国文化的走向。
  我认真梳理了诸多现代艺术家和成功案例和心路历程,既能具备对传统文化有着敬畏态度,又能长期浸润其中,积淀深厚,著作等身,又能对传统艺术深谙其理,长期历练,取舍有度,既具笔墨的写意性,又有内涵的意象性,又不乏创新成果的艺术家。经过反复比选,陆俨少就是其中不多见的一位。
  陆俨少不仅是一个中国画大师,更是一个从传统走出来,不乏创新意识,又能终成正果,且有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人。其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能体悟传统,把握当代文化精神,更有传统积淀,厚积薄发,一专多能。这个成功的案例正好切中当下中国画和中国文化的时弊。
  陆俨少艺术院是一个集“收藏、展示、研究陆俨少艺术”并负有公共艺术播普职能的国有美术馆。院内既藏有九十多幅陆俨少各个时期的精品真迹,又有大量的文献手扎,更有近三百幅陆俨少代表作的高仿品,适合在各种场合作展览、研究、宣传。场馆具备了举办一个在国内外对文化和画坛均有启迪意义的陆俨少艺术作品展的软硬件条件。为此,我就2014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陆俨少艺术展”在形式和内容上作了如下考量:
  1、以陆俨少各个时期的山水精品作一沿革展示,诠释一个画家从传统、生活、创作的必经轨迹历程,以及展示其艺术的终极成果。
  2、以陆俨少峡江系列作品作一断落系列展示,以不同时期峡江主题的作品,以时间顺序排列,说明一个画家一生需要有几个符号性代表作品来映衬,也就是画家个人风格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必要性。
  3、以陆俨少书法为主题做一系列的展示,目的证明一个画家成功不仅仅是绘画上的成功,他背后必须要有综合修养来支撑。
  4、以陆俨少人物、花鸟为主题作为补充展示,证明一个山水画家也要人物画、花鸟画的种种历练。
  5、以陆俨少摹古作品作一系列的展示,目的是想一重新审视传统笔墨和文化魅力;二画家实践历程必修课的重要性。
  6、以陆俨少写生系列作品作一段落展示,说明写生对一个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和对作品艺术成熟的重要性。
  7、以陆俨少杜甫诗意画作一系列展示,证明陆俨少如何对待“诗与画”的关系,和解决画家读书与画画的问题。
  8、以陆俨少文献资料做单一段落展示,让观众目睹陆俨少的文学功底和风采。
  这个系列展以主场馆的真迹作品展示为轴心,同时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社会性、普及性的学术性活动和公共教育活动作为辐射点,配以适当的多媒体手段来辅助陈列,将展览本身、社会推广和公共教育这三个环节进行了有机结合,让公共美术馆的公益职能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突出了社会效益。同时,学术和公共教育活动的形式颇有新意,基层点的巡展,有志愿者讲解员的参与、青少年第二课堂、专家的讲座和创作现场观摩、“陆派山水”演示软件等等,呈现出学术、动态、异地和互动的特点。整个系列活动从宏观到具体,从高端到普及,从认知到应会,从文化到绘画,以一个画坛个案来梳理总结一个成功的中国画家乃至中国文化现象,来启迪它的未来走向,意义深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近期活动[更多]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