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中国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痛感”群展

所在地区:北京市 -- 通州区
活动日期:2014年11月08日
负 责 人:王建军
主办地址:树美术馆
主办单位:
联系电话:



 
  展览时间:2014-11-08 - 2014-11-18
  开幕时间:2014-11-08 15:00
  展览城市:北京 - 通州宋庄
  展览地点:树美术馆
  学术主持:雁西
  策 展 人:王建军
  参展人员:丁红卫 马亚 马柯且 王建军 王念东 王尊 伍刚 刘宏勋 刘鹏 吕华 朱东升 余学民 吴建陵 吴愿 张开溪 张国忠 张昌贵 李拥军 杨文萍 杨锐 邱光平 陈天遥 陈明春 欧阳萩 武鸣齐 俄狄史卓 哈夫 胡志鹏 胡俊涤 荣志彬 徐贤文 晁成 栗子 郭建婷 崔治中 梅十方 彭烈洪 詹灵娟 阙华 廖真武 翟义涛 魏山人
 
  展览介绍
 
  说到艺术,人们很自然地会联系到美感,并一致认定人类美感的萌发即意味着艺术的萌发,而按某种习见,美感又总是被解释为某种令人愉悦的情感——按西方某著名美学家的说法,这种人类才拥有的审美体验,其特质就是对感性形式之美的发现和欣赏,他还虚拟了这样一个情景:当原始人把一只石斧扔向空中并留意到它所划出的那道美丽的弧线时,美感就发生了,艺术也就随即发生了。关于人类美感或艺术的发生,诸如此类令人心驰神往的传说或猜测还很多,就不一一枚举了。这样的传说或猜测固然令人飘飘欲仙有出尘之想,但也略嫌轻薄(有点象贴着水皮飞翔的水漂)——毕竟“人世难逢开口笑”,人生哪有如此闲适曼妙?所以,说到艺术发生的契机,我倒觉得珍妮·古多尔在热带雨林所观察到的暴风雨中的“雨水舞”更靠谱一些。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许,催生艺术的情感,是一种更深沉更有力的情感——痛感!
  其实,国外很早就开始从文化学角度对痛感进行研究,大约是在90年代,一些研究文章被翻译过来并引起国内学者关注。痛感之所以成为专门的研究课题,就在于,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比快感之类让人愉悦的感觉,更能折射出某种文化心理的深层本质特征。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心理特质,往往体现在他们的痛感体验上。事实上,痛感也许是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美感(就美感是令人愉悦的情感体验而言)更深沉更强烈的情感体验。所以,很可能正是这更深沉更强烈的情感体验——痛感——催生了艺术。
  人是器官的复合体,画家对人的描绘也是对器官的描绘,强调器官,是基于当前艺术混杂和价值判断迷失的时代背景,具体表现在当代社会中的人往往被视为生物性的器官组合,器官是身体的零件,人也如器官般行尸走肉。然而,器官对画家来说,却是感觉、情绪或观念的出口,即人体中封闭的情感在画家描绘的器官中得以表现出来,或者说情绪从器官中逃脱出来,以此摆脱人对自身或外界的困扰和忧虑。而在诸多的情绪中,画家对世界和社会的体验又以痛感为最,画家也正是在对痛感的体验以及对痛感的抵制中构建起画中的世界,因此对痛感的感知和抵制,都是画家可以始终进行探索的精神领域。
  所谓“月迷津渡,雾失楼台”,说到当前艺术价值判断的迷失,若要追因,恐怕还得直指人心。究竟是什么使得当前的艺术迷失了价值判断?我想,这或许与我们对艺术或艺术家的本分的理解有关系,如果你心目中的艺术就是随手一掷的石斧或瓦片在空中或水面划出的一道或数道曼妙的弧线,又如何让那价值判断坚毅而沉稳?艺术是表现或言说,艺术的表现或言说要贴近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或体验,就需要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敢于面对人世的磨难,敢于正视人生的痛楚!有鉴于此,诸君将在这里所展示的作品中看到,器官不再仅仅是器官,而是人类感觉、情绪或观念的出口,它们或许“零落得很……好像被刀刮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很可能会“污了赏鉴家的眼目”,但只要能唤醒营营众生对人世磨难和人生痛感的最真切的体验或感知,痛一把又何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近期活动[更多]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