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邢正江
画家邢正江,认识他的人,大都尊称他为“邢总”。因为,他打造了人像摄影的全国知名品牌“金色童年”——山东金色童年有限责任公司,一个拥有600多家连锁店、在省内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企业。他是一位人像摄影大家,曾获中国人像摄影名师、山东省十佳摄影师称号。现为济南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他还打造了一所名为“和禾”的美术馆。美术馆坐落在荷香飘逸、曲径通幽的泉城公园。他常以沉静面对喧嚣,以融通调理世事。他生活简朴、务实,为人谦和、热诚,甚或是有求必应。每当画家朋友出版画册求他拍照,无论多忙,他总是说“没问题”,这竟成了他的口头禅。然而,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的他,真正夙愿是当画家。其实,他现在的真正身份就是画家,杏坛油画家群体中油画家。
邢总以“出世”的心态,甚或是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专业”美术。从形式到表现,贯穿如一,诠释、践行了他的艺术主张。他说:“画者,画也”画的是“画”。 他象高更、梵高这类现代先驱画家们一样,将绘画的本质理解为独立于自然或视觉经验之外的东西。色彩、线条、笔触本身的合理构成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画家应具有将绘画直觉、“文化感受”与“情感体验”进行交融,并进行个性表达的能力。他试图屏弃写生色彩理论,而转向对色彩格调与情感表达的追求。这要靠一种机缘,一种修养,一种发现,以此来构建一种新的、属于当代的“色彩秩序”。这一观念体现在他的“异国情调”油画系列作品中。他喜欢去欧洲,这一作品系列就沁透着浓重的欧洲情结。《浪漫威尼斯》、《柔情威尼斯》、《夕阳下的威尼斯》、《西班牙古堡》等油画,那梦幻般的意境、跳跃、夺目的色彩,趋于质朴简化的笔触与形式,无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与视觉。尤其是那亦真亦幻的《西班牙古堡》,忽的将人带入“中世纪”小城,有时光倒流之感。
他热爱书法字画。他的画室陈放着许多碑贴、佛像、古玩和老家具,荡漾着浓重的东方情调,这或是他艺术人生的又一面。邢总认为“今天油画家的创作,不仅要向自然学习,还要关照内心;不仅要学西方,还要吸收民族文化。的确,民族传统艺术对油画形式的建立,特别是对新时代油画面貌的形成,有着特别的意义。当今中国油画家们,重拾本土文化,并感受到其中的“美”和形式、技法的美学意义。他们试图把个人探索同永恒不灭的文化传统联系起来,以此给中国油画摆脱欧洲影响的进程以合乎逻辑的结局,这种愿望本身完全可以作为当今中国油画的特征。同样,他的油画也在“写意”、“意向”、“意境”等昔日品赞中国画的术语中,找到了中西合璧的契机。
邢总曾有“兴奋灶”一说:人若能经常兴奋而起,激情做事,真是好。实验和冒险的东西,常使人兴奋。不应让“设计”和“知识”以及对“完美”的追求败坏了情绪,泯灭了热情。是啊,技术高了不一定就能画出好作品。人是一种事事奢求完美而过于贪婪的动物,为了这个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目的在苦苦苛求。其实,在追求完美在过程中,有时失去的却恰恰是“完美”。正所谓“画无常形,而有常理”,“无法而法,乃为至法”。他对泉城故乡一向情有独钟,这一激情表达体现在他的“故乡寄情”系列油画《五龙潭》、《有情趣的房子》、《荷塘清趣》中。《荷塘清趣》画的是簇拥着和禾美术馆的秋荷。推窗拾趣,荷塘秋酣,随手拈来,已是真气弥漫,这便是一幅有感而发的激情挥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