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中国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中国书画家影像网 > 名家在线 >
邓钻红:石刻书法有神功 红桩怡淡争芳馨

时间: 2013-11-08
标签: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多是男士充当主角。在三水本地,有一大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书坛“金花”潜心学习传统书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60岁的邓钻红就是其中的代表。她本来从事石刻工艺,半路出家,至今研习书法20多年,形成了别树一帜的端庄、淡雅书风。本周起,“凤鸣三江”—顺德、三水女子书法联展在三水区文化馆展出,市民可欣赏到女子书道透露出的儒雅气息。

邓钻红在光滑的石块上练习毛笔字。

  曲折:练书法用坏5公斤毛笔

  在展览现场,两地书坛“金花”近百人的120多幅作品让观者眼前一亮,或娟秀婉媚,或纸素芳洁,或雄健刚劲,尽显水乡女儿清新、质朴的书风。作者中有不少是年轻的职场女性乃至校园学子,还有已过退休年龄的邓钻红。在业内,她有着“三水第一女书法家”的美誉。

  事实上,早在接触书法前,邓钻红从事的行业在三水极少人涉足—石刻工艺。她回忆道,1987年下岗以后,她去云浮走亲戚,让她意识到石刻的发展前景。为了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她决定选择就连五大三粗的男子汉都要再三掂量的石刻,开始没日没夜地埋首于沉重的铁锤和石块前。

  “我小学毕业,文化水平不高,一开始字写得很不理想。”从认知到爱好,从尝试到执著,邓钻红借助通胜万年历上的字体反复不断地临摹。起步阶段她为了练习书法,光是用坏的毛笔就有5公斤以上。凭借着自己的坚毅和拼搏,她自学的书法获得了三水区书法协会的认可,成为协会第一个女书法家成员,还曾经拿下了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领悟:石刻书法融会贯通

  据了解,在三水,很多村门牌坊、祠堂碑文、公园石刻、广场纪念碑等,都是出自邓钻红之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纤巧的细手握紧沉重的铅锤,粗犷的敲凿下娟秀的字体在石板上传神地“浮现”。当她拿起毛笔在卷上行书时,又那么挥洒自如,书风刚劲有力。她领悟到,书法与石刻可以彼此结合、触类旁通,书法的艺术效果可通过石刻的工艺手段展现出来。

  早在2004年,三水就举办了首次女书法家的独立展览,在书法界轰动一时。邓钻红作为展览的发起人之一,在当年的三八妇女节期间,联同8名本土女书法家办起了作品展,当时她们的年龄介乎于20~50岁之间。

  “我们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在加入书协之前对书法一窍不通。”邓钻红坦言,如今的成绩都是通过苦练换来的成果。邓钻红主攻楷书、行书,在端庄的书法风格中透露出一份淡然。香港书法家协会主席岑寂秋看过她的作品,并了解了她的求学之路后点评道:“钻石坚贞刻出人生苦乐,红桩怡淡争来业绩芳馨。”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心于法外,禅悟诗情——旭宇的书法世界

下一篇:杨玉剑:书道自古无捷径,唯有苦工出精良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