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中国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中国书画家影像网 > 影像学院 > 学院风采 >

散步 油画50年代 120x87cm
中国名画散步 油画50年代 120x87cm

  张功悫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国立艺专西画系。因其倡导“创新、自由、开放、变化和包容”的现代艺术精神,于上世纪50年代初脱离中国主流美术圈。

  20世纪的中国绘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世纪初在艺术观念和形式方面探寻变革,张扬艺术个性,到世纪中期的艺术臣服于政治斗争,限制艺术的个性色彩,使艺术成为人与人相斗的棍棒。在付出严重的人身和精神代价之后,20 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名画向它的本源回归。人们追忆世纪初的艺术绿荫,四处寻找被丢弃的艺术种籽,期待自由的艺术生命重回人间。在这种情势下,以林风眠、吴大羽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绘画的开拓者,重新受到美术界的重视。而张功慤正是他们的后继者。张功慤于1945年考入国立艺专,当时学校在重庆,校长是潘天寿。艺专迁回杭州,他先后在方干民、吴大羽画室学画,在艺术上影响他最深的,就是他所敬爱的吴大羽先生。

缠辫的晨 油画1955年 61x46cm
中国名画缠辫的晨 油画1955年 61x46cm

月色 油画60年代 83x67cm
中国名画月色 油画60年代 83x67cm

  由于中国20世纪动乱历史的影响,张功慤的早年作品留存甚少。但我们可以从他作于1940年代的静物和风景作品中,约略窥知画家早年的艺术足迹。在杭州艺专老师们的引导下,对现代绘画风格的热切追求,表现在绚丽多彩的瓶花,明朗清澈的阳光以及深奥的玄想中。自由而热情的笔调,当是画家生命青春与艺术青春的自然流露。从40年代的《街景》和《花》,可以感知吴大羽的风格影响与他本人内在气质上的大体接近和微妙差异。

  进入1950年代以后,现实人物形象在张功慤的作品中比例有所增加,这显然与1949年以后全中国推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路线有关。他先后所承担的社会工作与他个人的艺术信念存在明显的反差,我们看到画家个人艺术追求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以及在这巨大张力之下他是如何迂回向前的。1950年代的《少女》显示在绘画整体形式构成方面的明显进展,1960年代的《心形》、《光明》等作品寓有特殊历史境遇中画家的内心波澜,虽然这只是我的联想,但只要是在多少了解当年中国知识分子境遇的基础上观看这些作品,产生联想是十分自然的。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艺术复苏的年代,年过半百的张功慤恢复了创造信念,将“地下”状态的绘画恢复为正常的艺术创作。长期封锁的文化艺术信息像潮水一样涌进中国,而新一代画家惊奇地发现,吴大羽和他的弟子们早就在现代绘画的土地上有过可观的耕耘和收获。被称之为“新时期”的十年,是张功慤绘画才艺得到充分发挥的开始,我们从《景色》(1981)、《逐》(1982)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画家所赞颂的“解衣般礴”的精神境界,即冲决既有习规的自由表现,这显然是进入成熟期的艺术自信。

  除了绘画形式的新创之外,在新时期作品中,画家赋予作品某些寓意因素,《大地》、《三个朋友》(1987)既使观众感受绘画形式语言之美,也使观众的心灵随着画笔痕迹浮想联翩。画家的心曲虽涵泳于宽广的文化时空,但也不乏对于世相百态的感喟,像《人与鱼》这样的作品,在讲究的色块构成之外,显然包含着对现实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质疑,作品思路的指向是惊心动魄的。


上一篇:小书法家马浩纬在硬笔书法大赛现场书写表演
下一篇:中国新水墨画解读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