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欣赏:俱道适往 着手成春——艺术家吴川淮

时间: 2018-04-25
标签:



吴川淮
 
中國新聞出版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楷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書協新聞出版委員會委員
《中國書法報》活動策劃部主任
陝西省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創作研究班學員
陝西書協理事
長安書學院副院長

★書法入展:
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
第二屆全國草書藝術展
首屆西部書法篆刻展
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
第五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
中日第二十屆自詠詩書法展
共和國部長書法展
第二屆“杏花村杯”電視書法大賽
全國“洗夫人杯”書法藝術大賽等
 

★書法獲獎:
2009年“海西杯”全國書法大賽唯壹的壹等獎
首屆“林散之獎”南京書法傳媒三年展佳作獎
全國“康有爲杯”書法大賽三等獎等
 
★書法論文:
“平複帖”暨二陸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中國書法》“書法三十年”優秀論文獎
陝西省首屆文藝評論獎
第七、八屆全國書學研討會(中國書協主辦)
全國第二屆草書論壇(中國書協主辦)
第二屆隸書論壇(中國書協主辦)
第二屆蘭亭論壇(中國書協主辦)

俱道适往   着手成春

-----我读吴川淮书法中书写性的坚持
                文|杨重琦
 
        吴川淮书法无拘无束,直扑心灵,天真烂漫,心到手到,不加掩饰,笔法起端,结尾勾连引带,一切都是在自然状态下书写,这与我们所见的那种自诩“创作”的大相径庭。在他的书法中,我们感受着书法的原始状态是自由的、真诚的、幼稚的、率性的、随意的,也是浪漫的、激情的、能够打动人的。这种原始自然的状态下,书体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笔法以平动、扭转为主,很少提按。吴川淮的《老师的板书》、《新生老兄的减法》、《大连之行》、《办公室中午读聊斋》、《刘洪彪说》就是这类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书法某种隐形基因的复活和魏晋自我写作状态再现,表露了作品是不加雕饰的心灵之泉。
        “一片迷离景,其中文字深。只因无挂碍,且见墨中真。”这首诗是吴川淮在临摹《散石盘》时写的吴川淮临摹和创作具有浓郁的金石味。事实上一个书者的书写状态往往表现为对篆隶的理解,其理解的越深,书法的精神层面越得到表现。吴川淮有些作品似隶非隶似楷非楷,笔意是隶书,字形则是楷隶兼之,每一笔紧贴纸面,在行进中释放力量,有一种石滚子碾过地面的感觉。他的隶书是篆隶和魏碑的结合体,溶拙与雅,实与虚,雄强与肖淡于一炉。书贵于法度成于胸襟,吴川淮书法有一种凌然浩荡庙堂气象,“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气韵畅荡,岩廊博广。颇有《西峡颂》的风度。
        吴川淮的行草带来更多对书法本源的思考。吴川淮至今每日坚持用毛笔写日记、便条,甚至公文。笔墨已成为吴川淮生活不可分隔的部分,这在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古人一样每天坚持记录事件和表达心情,是写给自己看的,不做作不娇情没有功利性。他坚持书法的书写性。任何离开书写性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书法的变异往往不是突变的,而是渐变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变才能导致质变。 
        吴川淮的书法逸野、洪荒、苍茫、萧散,既有标新立异不拘一格的原创,又有中规中矩、不越雷池的传统;既有自然流畅洒脱闲雅的笔意,又有随心所欲、直取书道的构架,形成了具有魏晋遗韵的书法风格。
 
(杨重琦,著名书法理论家,甘肃《鑫报》总编辑)

吴川淮老师作品


吴川淮老师作品


吴川淮老师作品
 
文|高庆春
        吴川淮是学者型书法家,也是个才子。他有着关中汉子的坦诚、豪侠、热情,也有文人所特有的敏锐、固执、善悟。他做过记者、编辑、研究员,然后才是书法家、书法工作者。正因为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文化底蕴作支撑,川淮的书法才使人觉得有滋味、有厚度、有内涵。 
        川淮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勤奋和善于思考。这些年川淮厚积薄发、笔耕不辍,写了很多篇书法学术文章和读书笔记。有多篇在相当一级的学术会议或媒体上获奖、刊发。他的文章不仅有考证、有对古代技法的分析研究,还有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关注。曾见他写的关于《平复帖》研究的文章,既有对平复帖的分析,又有对当代书法创作的诸多影响的阐述,印象颇深。
        两年前川淮出版了个人文集《以书为道》,这本近20万字的集子集中反映了川淮书学研究的成果,也折射出他作为学者型书家的扎实的学风、广博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配以大量的图版,令人耳目一新,读之使人获益良多。
 
高庆春(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主任)

吴川淮老师作品


吴川淮老师作品


吴川淮老师作品

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赏析:宋徽宗《瑞鹤图》

下一篇:欣赏:张大千的盛年力作《天师洞》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