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欣赏:张大千在巴西
如果缺少了海外闯荡的经历,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将黯淡许多。1949年离开大陆后,张大千旅居三大洲,在全球艺术的重要据点旅行并展览,足迹遍布巴黎、伦敦、加州、圣保罗、门多萨、香港、东京以及台北。从阿旃陀石窟美轮美奂的佛教壁画到阿尔卑斯和安第斯山脉的巍峨雪山,再到欧美两地光怪陆离的先锋艺术圈,广泛的游历使张大千接触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尽管他创作的媒介仍然是根植中国绘画传统的笔墨纸绢,但其后期的艺术风格及技法却显然是全球艺术、文化和地理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在张大千足迹所及之地,南美是对其艺术产生最显着影响的地方,正是在此地大千的泼墨泼彩横空出世。本季佳士得香港春拍将呈献众多或和南美有关、或出自南美重要私人珍藏的大千画作。
张大千来到巴西后于圣保罗附近摩诘镇筑造八德园。1950年代末,张大千的右眼视力日益受到白内障的影响,早年擅长的工笔画也力难从心。在南半球明媚的阳光下,大千的作品逐渐转向光线和色彩的表达。他开始尝试在画面中大面积用色,笔端所用的颜料也更多是浓郁的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
张大千《观泉图》
《观泉图》是张大千将早期传统山水训练和后期泼彩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典范之作。此幅创作于1963年,正是张大千旅居巴西圣保罗之阶段,可谓是张大千南美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底部,山脚之下,浓重的墨色和沉郁的石青色流动、扩散、积淀。两位高士缓步于山道中,昂首欣赏眼前的宏大瀑布景观。蜿蜒于山道的小径直通瀑布源头,而瀑布冲入水潭,似乎也将山体的一抹碧绿冲入水中。再抬眼望去,以石青石绿色写成的山体和植被宛如长练一般从山顶倾泻而下。相比于山脚下浓郁的石青色,山体的石绿泼彩更显明亮,正如阳光照射在群山顶部所产生的辉煌效果。透过较为明亮绚丽的石绿,画家勾勒山体肌理的笔触若隐若现,这在晚期纯抽象泼彩作品中甚为少见。

张大千《轻舟独钓》

张大千《竹间高士》

张大千《风荷》

张大千《观瀑图》

张大千《溪山二士》

张大千《秋山隐居》

张大千《空山岚翠》

张大千《雪山古寺》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书法:华国锋颜楷《岳阳楼记》,漂亮极啦
下一篇:书法:小楷用笔八法,妥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