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名家:艺术家·李景——国画山水作品赏析

时间: 2018-07-27
标签:


李景,1965年生。
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创作基地导师(特聘教授)
文化部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创作部主任
中国水墨画院专职画家
中国现代山水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香港华一国际集团高端艺术家签约画家
 
作品获奖情况: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展览并有多幅作品获奖,多幅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艺术报》等专业报刊杂志发表。
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频道、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等多家媒体作专题报导。
2015年《黄河岸边》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66周年“多彩贵州”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2015年《陇塬新象》荣获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
2015年《崮塬寻梦》荣获“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展(山水画)获优秀奖
2015年《冬阳》入选“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展
2015年《塬上春韵》入选“丹青扬州”全国中国画展
2015 年《山乡晴雪》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展
2015年《塬上春早》入选“美丽新丝路·翰墨定西行”全国中国画、油画
2015年《胶东大地》入选万年浦江 全国中国画展
2015年《暖阳雪融待春发》入选全国中国画展
2015年《故乡回望》入选南京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14年《重峦叠章》入选南京国际艺术大展
2013年 《深山静壑图》荣获江苏省美术作品展银奖
2012年《太行飞云图》荣获韩国大田南京作品联展优秀奖
 

师 造 化
——读李景的山水画
 
文/满维起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常务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地之神妙,造化之壮观,历来被山水画家以浓墨重彩描绘。作为秉承传统的当代画家李景对古代山水画论、画史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研究。他的作品远师董源、巨然、王蒙等先贤诸家,近崇黄宾虹、黄秋园、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师。我与李景相识已近三十年,多年来,他潜心水墨,酌古斟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近些年多次赴太行山、陇西、桂林、湘西等地写生,积累了大量的写生资料。用心揣摩、认真创作。精心提炼自然元素与传统技法的精髓融合贯通,逐渐形成了其个人的艺术特征。

《秋光先到野人家》136X68cm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244X61cm


《岭上无风云自横》123X366cm


《青山雨后曙初现》123X366cm
 
        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云:“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其意是说,只有具备与人殊异的个性风格,才可取得令人称奇的成就。对于山水画家来说,则意味着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既要有感情内涵,又要有经得起推敲的画理个性。在“出入传统,博采众长”方面,李景的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正在寻求自我突破。 他主张师法自然既要对传统山水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又要善于把发展创新的审美思想融入创作之中。在实践上,撷传统之精华,融南北之所长。得南派清润空灵之韵,北派苍浑雄奇之势。他的作品多以现实写生为素材。在其笔下,岩瀑迂回、峡谷曲折、深涧盘旋、林木丛生,烟岚升腾。他的画苍茫浑朴而不失清润秀雅。他的大幅作品具有结构严谨工细、雄中寓秀的特征。无论是描写太行的奇崛雄险,峡谷地貌的气势磅礴,还是描绘陇岭山峦,坡地断崖,他力求得景致之精气。小幅作品线条酣畅,笔墨流淌着淋漓畅快的水墨精神,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感受。希望李景继续深入生活,取各家之长,坚持创作,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云夕照中》136X68cm


《平湖春色》 136X68cm


《岭上无风云自悠》136X68cm


《照度西嶺》136X68cm


《太行魂》180X98cm


《松高隐天风·吹云移岭垄》136X68cm
 
艺融南北派·深厚润泽美
——李景山水画艺术
 
文/左庄伟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获中国美术家协会授予“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荣誉称号)
 
       中国山水画始于东晋顾恺之,成于隋唐展子虔李思训李昭道父子。而水墨山水画自王维发端,由于画家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五代始分南方和北方两大风格流派。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写太行山一代山水,图式悬崖绝壁、高旷、深沉、峻厚、劲硬,全景式富有雄润伟美的气格;南方山水则以董源、巨然为宗师,多写江南平缓山势和湖泊,峰峦清深重叠出没,云雾明晦变换,树石幽润,山体多泥坡草,郁郁苍苍,濛濛润湿,富有清润秀逸之美。这南北两派在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各自传承,各领风骚主宰中国画坛。宋元已臻高峰,明清以来画家依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审美取向各择其宗。虽代有大师高手,多不出古人之法理。清末民国年间西方绘画入境中国,逐渐成为与传统国画并列并存并重并行发展,始开一代新风。新美术教育实施群体教育模式取代师徒制传授,由于现代交通便捷取代地域封闭。如今又走进开放新时代,在这地不分南北东西,画已无固定师承宗派,观念已包容古今中外和现代,画界已呈多元繁荣新气象,画家自由自择自取,随情随意而作,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金陵山水画家李景在这纷繁画道现实中有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追求,依自己的审美喜好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

《碧峰晓窗》68X68cm


《苍崖凝峰远》 68X68cm


《层岩竞秀》68X68cm
 
       李景的山水画就体格而论主要是繁密体,满布局图式,重山峻岭,层叠不穷,郁然深厚,苍茫险峻,既有北方的悬崖绝壁之势,也有润泽葱郁的江南万壑之秀,密布的峰岭蜿蜒,龙脉起伏不断,溪谷间飞流直下,视有白布挂前川,间或天池民居,成为画中点睛之景。既营造了雄伟壮阔的北国风光,又写出了江南生意郁勃的自然景色。李景善以南北方不同的山质施以不同的笔法,在北方的悬崖绝壁山体多用横笔法斧劈皴、折带皴和米点兼用使山石坚硬厚重,而在南方的千岩万壑中多施点和短线条披麻皴法并作青绿色,一片郁郁葱葱润泽华滋。画史上擅作密体山水的要数元代四大家之一的王蒙,他那线繁点密满构图的画风对李景造境用笔墨有一定的影响。他近师黄宾虹、黄秋园、李可染、陆俨少等近现代大师,逐渐形成李景自己的图式和笔法。

《山远云平过》68X68cm


《川途风浪平》33X33cm


《巴山夜雨涨秋池》33X33cm
 
       古人云:画以简贵,如尚简入微,则洗尽沉滓,独存孤迥。山水画家借山川自然景色原本就是抒写胸中逸气,传生灵之神态,或达意畅神,求趣之精神慰藉。在李景的整个图式创造中既探索繁体的奥秘趣味,也尝以简体放达快意,在他的部分简体山水中显见黄宾虹的图式和笔意。他的简体或叫疏体的山水画中重用笔,以充满激情的笔法疏密相间的短线条书写山石树木、潇洒爽快。这与他理性的密体山水形成鲜明对比,如将这两种体格的山水画摆放在一起,犹如深沉厚重理性之君与充满情志豪放的诗人在交流。这是一种开放的升华,也是画道之必然,李景画路是正道。

《古寺钟声悠》50X45cm


《青龙山雨》44X38cm


《黄山深处》24X34cm
 
        画道是一条无尽之道,自古以来走在这条道上之辈尤如一个个接力比赛者,有的接过前人停在前人之位不前,有的还往回行。维观画史上所有大师们都是接前人之棒前进者,就以擅密体造境的王蒙而论。如董其昌所说:“王叔明画,从赵文敏(孟頫)风韵中来(赵孟頫是王蒙的外祖父--笔者注)。……凡泛滥唐宋诸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若使叔明专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他密体画法正式错综运用了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等前人之法,变化而能融合统一创作出王家繁体样式这段引述说明王蒙是努力学习前人传统,广征博采,融会贯通,才可自立门户,自成一家。

《新安江畔》24X34cm


《岩山如铁》50X39cm


《银河低泻玑珠落》45X50cm
 
          李景的山水画所选择的题材已突破地域之界,达南北交融,体格已不受一种局限,繁简疏密交互辉映成趣,他已入画道,行于正道,但这只是一个过程,只要沿着师古人,师造化,得心源,定会过前人。
 

作品欣赏

《云藏远岫起茶烟》136X68cm


《蜀山深处有人家》136X68cm


《岭上云卷听雨眠》136X68cm


《数村花柳簇春烟》136X68cm


《杏花山雨》136X68cm


《南国荆巫奇》33X33cm


《山依溪斜》53x53cm


《云卷重峦》53x53cm


《峡谷有人家》33X33cm


《攒峰叠翠微》33X33cm


《轻舟过去好如画》33X33cm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名家:艺术家·王金明——巨幅山水画赏析

下一篇:欣赏:八大山人花鸟画,一花一鸟皆是悲啼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