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名家:幽淡散逸 ----品艺术家·刘云博的画

时间: 2018-10-25
标签:


刘云博,原名刘芝,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2年进修于北京画院莫晓松工笔花鸟高研班。现为北京中国工笔花鸟画院研究员。
.2014年作品【秋韵】 获第四届全国中国画线描展优秀奖
.2014年作品【蕉林聚贤】 获翰墨齐鲁.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展优秀奖
. 2014年作品【秋林意趣】获金陵文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 2013年作品【皖南印象】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
. 2014年作品【故园春梦】入选“塞上明珠 美丽宁夏”第八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展
2014年作品【青山历乱水潺湲】特邀参加当代工笔画大展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14年参加“关照自然·乐道丹青”中国工笔花鸟画名家展(山东新闻美术馆)
2015年与莫晓松老师合作的国画作品【清梅素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永久收藏,在驻韩国使馆展示
2015年7月 参加“水墨经典”中国书画名家提名展(北京美术馆)
2015年10月 参加“心入花韵·当代工笔花鸟画名家展” (烟台美术博物馆)
2015年11月参加”当代工笔花鸟画名家精品展”(甘肃成县美术馆)
2016年4月作品【松鹤延年图】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选为外事礼品,赠送给
柬埔寨首相洪森
2016年8月参加“关照自然-辽阳市河东之夏中国工笔花鸟画名家精品展”
2017年8月参加“瑞禽祥花”-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戴河艺术馆)
2018年1月举办“兰风禽雅”刘云博个人作品展(深圳泰隆国际艺术品收藏馆)
2018年6月作品【嘉花瑞气】被青岛上合组织峰会收藏并在宴会大厅展示
 
幽淡散逸
---------云博的画
 
      80后的云博是幸运的,他既没有“反思”和“启蒙”的纠结和痛苦,也没有虚无缥缈的期待和幻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美术界已是一片“繁荣”,一个貌似多元的时代,生存的空间无疑越来越小,各种危机和狂热后的茫然,随之而成为云博这一代人无法逃避的现实。
      对于这时候的云博来说,正是艺术的青春时代,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回望宋元,溯源问津,超拔时流,这种选择,无疑将成为未来云博的艺术建构的重要基点,也是云博可以卓绝秀出的关键所在。

刘云博——独立寒秋
 
      近二十年,当“创新”已不再成为艺术家们的“口号”,对宋元时期的古典主义风格的重新审视成为“学院派”和不少数人的“显学”,当一种追求成为时尚,必有突出者——如何在迷恋古典画风的“雅意”中注入笔墨的生气,是唯一可以逃脱“伪古典”腔调的正脉,只有书法笔意的介入,才有可能不落入古典工艺和民间趣味圈套,脱俗清新的古典意趣才是真正“高古”。云博试图将宋人的双勾填色与明贤的写意逸趣融会贯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从容的,以写观照“刻划”的细致,以精微衬托写意的简洁,实则写而丰富,工而简约,在貌似精致的工笔画意中散溢着写意趣味,无疑是一种清新而鲜活的“雅格”,平淡、宁静中透出不可抑压的萧疏与冷逸,当然,这与云博另一种取法是分不开的,那便是“朴素的色彩表现”,云博不一味以自然主义的色彩丰富性取悦观者,摒弃繁琐与绚丽,即是重彩的点缀亦取其纯粹性与直接性的表达。从而使得他的素材更见纯粹。纯粹而不单纯,当其丰富不依托色彩的表象,使谈画的人更有兴趣去体味线条笔性的塑造能力及其表现手法的精妙,云博于此的追求和他取法角度无疑值得关注,但如何将其推向一个更深远的境界,文学的修为与书法的精进无疑是一个永恒而不可缺失的功课。这也是当代所有画家所面对的课题。
      我与云博只有一面之韵,初读其画,已觉清新扑面。近其近作将印行出版,嘱我撰评,非敢程序,只将读画所想聊记成文,与之共勉。
丁酉夏日 许宏泉
於留云草堂
 
作品欣赏

刘云博——【蕉林聚贤】优秀奖


刘云博——秋寒


刘云博——秋水一色


刘云博——归空


刘云博——微茫


刘云博——青竹素梅


刘云博——青竹素梅(2)


刘云博——惠风和畅
 
以上为刘云博老师部分精品佳作,如有意者可留言,或者通过以下方式直接联系!
电话
13811245599
13240728217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欣赏:宋画里的花鸟—精致细腻,回味无穷

下一篇:你见过徐悲鸿画的马,那见过他画犬、画龙吗?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