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田立敏谈沙孟海的书法艺术

时间: 2019-06-05
标签:


碑帖融合 恣肆力沉
——沙孟海的书法艺术
文|田立敏
       沙孟海出生名医书香之家,幼承庭训,早习纂刻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20岁前后,他的书法已有很大名声了。1922年,沙孟海到上海担任家庭教师期间, 有幸按触令他十分仰真的康有为、吴昌硕等大师,对以后沙孟海的书法和篆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25年他任教商务印书馆图文函授社,期间,从冯君木、陈屺怀元学古文学,使他学艺大进。章太炎主办的《华国月刊》,多次刊载他的金石文字。1927年,沙孟海的4个从事革命工作的弟弟都被国民党通缉,老家被洗劫一空。他毅然返乡,带着母亲和全家人到上海,以卖字和借贷度日。由于在卖字谋生中,刻苦的实践和钻研,又进一 步造就了他书法上的卓越成就。1929年,年仅29岁的沙孟海,被聘任为广州中山大学预科教授,1931年起历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部、交通部秘书。1941年经陈布雷推,在蒋介石侍从室任职。1949年他拒绝去台湾。新中国建立后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63年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书祛科教授,1979年出任西冷印社社长及中国书祛家协会副主席。1992 年在杭州逝世。
       沙孟海学书之路漫漫,却持之以恒,终成一代书祛大家。百家之长,碑帖融合、恣肆力沉的行草尤为出色被称为“沙体”。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除名师指点加业精于勤外,还融合了敦厚的个性,真正做到了字如其人,并得益于其自身深邃的学识和故乡人文氛围的滋养。
       书法历来讲究“名人效应”,沙孟海这位浙东大儒,相比大多数书家,书法以外的效应并不凸显。其父只是一-位乡村中医,自身勉强有点事迹,亦无非是在陈布雷推荐下,做了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秘书,并参与撰修蒋介石家族的《武岭蒋氏宗谱》而已,沙氏兄弟被称为“沙氏五杰",四个弟弟均是革命家,沙孟海可谓“以书法而名”。
30岁以前,沙孟海临写的碑帖有《集王圣教序》<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这一-阶段,可称为但求平正阶段。综观沙孟海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楷书作为其书作的主要书体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精工小楷尤甚多,这可能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进人中年以后,随着学养的日渐丰厚和阅历的渐次拓展,沙孟海多用功地关注字的“体势”和章法的“气势”。当然,原有精耕细作的楷书不是全然放弃,他也偶作楷书。譬如,48岁所作《修能图书馆记》和50岁所作《叶君墓志铭》即是中年时期楷书的优秀作品,也是沙孟海的得意之作。但以楷书为主的创作转向以行草为主的创作是沙孟海“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艺术观念的转换之始,从以往的以“尚韵”为主的追求到对北碑一派“尚势 ”为主的追慕,沙孟海将自己的艺术观念融于帖学与碑派的熔炉里,燃烧着,冶炼着,企冀艺术个性化的涅鬃与再生。沙孟海深知,帖学与碑派是书法艺术不同类型的两种风格,尽管它们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姻缘关系和干丝万缕的艺术内在的相同规律,然而毕竟尚韵崇势,各领风骚,既非互相对立,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在帖学与碑派中融化自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实非容易之事。但撷取意态挥酒的帖学和雄浑朴抽的碑派之长是完全吾到艺术的无限玄机,使自己的艺术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进人1980年以后,随着“新时期”文艺事业的复苏,沙孟海迎来了地投人到迎来了他书法艺术蓬勃向上的春天,沙孟海精神勃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书法艺术创作之中。这一时期,沙五海的创作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沙孟海恣肆力沉的行草书风朴拙,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就是所谓碑帖融合——行草碑化的“沙体”纵观其书法历程,大致分四个时期。
       一、彷徨寻索期
       沙孟海幼年从父学习篆书及篆刻,后学真行书,主临王羲之一路。1913年父亲过世1914年沙五海考人“浙江省立第四筛范学校",人学时曾携《集王书圣教序》,见时人临《郑文公》《瘗鹤铭》等,颇觉震撼,亦希望“笔力矫健,气象峥嵘”,于是勤加临习《会稽刻石》《峰山刻石》,以及吴大大激的篆书《孝经》《论语》《说文部首》师范未毕业时就在篆书方面小有名气,为补贴家用开始卖字,常写屏条、楹联、嘉志铭等,还为乡贤代笔,可对自己的行楷依然不满。
沙孟海后来见到梁启超临《集王书圣教序》《褚遂良枯树赋》中使用的方笔,又追学黄道周。实际上沙孟在宁波时,已亲见“碑帖融合”得较好的先例,如钱罕由帖学人门,博采诸书家,后偏好《石门铭》《张猛龙碑》一路,并结合黄庭坚字体体势写大字,给沙孟海留下深刻印象,其实二人在人品、学识、性格上确有不少共性。另外,此时的沙孟海还常在铺有沙子的操场上用竹竿写大字 ,锻炼臂力与文字布局能力,为中老年时书写榜书打下了基础。
       二、风格孕育期
      1922年沙孟海随屠康侯前往上海(1921年起任屠家庭教师)。寓居上海期间,,对其书风影响较大的要算沈曾植、吴昌硕。沙孟海虽未亲见沈曾植(1922年刚率),但非常欣赏其铿锵豪迈的作品,沙孟海赞:“专用方笔,翻覆盘旋,如游龙舞凤,奇趣横生。”沈曾植《题黄道周书牍廊坊诗》云:“笔精政尔参钟索,虞柳拟焉将不伦。”更加深了沙孟海对传统的理解,他还追黄道周的根,直接向锺繇、索靖及相关书家学习。
1924 年吴昌硕在好友况周颐寓所见到沙孟海的印作,题赞:“饶有书卷清气。”其后三四年间,沙孟海更有缘获吴昌硕亲授,并列为门人,听其言论,看其挥毫,对沙孟海精神层面上的触动极大。不仅在书法的笔法结体上有所提高,还一改早期临习集字成篇的《集王书圣教序》所造成的缺乏整体观的缺憾,在章法上有了很大飞跃。此时沙孟海写件极多,其实是一种锻炼,书体由较“平正”的书体逐步转向多样,个性化书法风格正在孕育成形。
       三、碑帖融合期
      1928年沙孟海往杭州任浙江省政府秘书处科员,1929年任中山大学预科教授,随后为了整个家庭的生计,多次辗转各地。30至50岁,沙孟海大量临习历代书家作品,远宗汉魏,近取明清及当时诸家各体,即使在抗战时期也没有丝毫松懈,而且这种学习不是浮光掠影式的,有的书家甚至研究几十年,沙孟海20世纪30年代就喜好颜真卿,1941年还临《祭侄文稿》,而《颜真卿行书蔡明远刘太冲两帖》一文则是于1982年撰写的。
       由于书祛境界的提升,沙孟海并不厚古薄今,亦不人云亦云,学篆书取法邓石如,学隶书时曾称:“明以前不足学。”而钟爱伊秉绶 吴昌硕。行草除苏轼、黄庭坚、米芾外,祝允明、王雅宜、黄道周、傅山、王铎等均爱。此外,沙孟海的书风与其朴实敦厚的性格相符,其性格更像个“过滤器”,但凡所学书风与其性格有悖的,沙孟海均会有意无意地加以改造吸收,博习专精。如1948年行草《临王雅宜诗翰(并跋)》就融入很多自己的笔意。
      中年后 ,沙孟海书法技巧日臻高超,加之阅历丰富,意境亦至“心手达情”。书法融帖学之“尚韵”与碑学之“尚势”,不仅行草多,而且各体皆工,真正做到“既知平正,务追险绝”。从蝇头小字到擘窠大字俱佳,1940年行书《辛稼轩寿词抄本》尽显写小字功力,1947年楷书《修能图书馆记》>则显得气定神闲。此时期行草气势磅礴,特别适合写榜书。
      四、从容入朴期
      学术界普遍认为沙孟海书风真正形成的临界点约在50岁。但50至80岁间,沙孟海平时工作繁杂多样,1949年后曾任职浙江大学、浙江博物馆、浙江文管会、浙江美院、西泠印社、书祛家协会等,花在教学与文物工作上的精力极多,创作在“文革”期间又受到严重干扰,1961年行草《题天一阁六言联》是此时期的代表作。80岁后的作品反而相对较多,由于视力衰退,书祛多行草偶有1985年楷书《王国维先生墓碑记》这样的作品,匾额、摩崖、条幅、楹联数量可观,擘窠大字作品至今随处可见。行草朴厚真率,“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当然,此处“平正”则指不刻意安排的书法境界,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沙体”。1955 年沙孟海曾书写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匾额,自谓:“写此匾如牛耕田也”,而在1987年重写时书风更为从容人朴;同年书写的《孙绰兰亭集后序》,笔力苍辣遒劲,收放自如,将高超的技巧隐于无形。
      沙孟海书法作品气势宏大,点画精到,富现代感,以气胜,且字越大越壮观,此非胸有浩然之气不能致也,为当代书风典范。在篆刻上,青年时代的沙孟海有幸得到了吴昌硕、赵叔孺的教导。在赵叔孺“为圆朱文,为列国玺”的印风影响下,沙孟海也对圆朱文印及列国玺有着多年的潜心研究,且能师承有法,高致绝伦,复博涉陈秋堂赵之谦、吴让之的治印风格,深得其理。他的印作得到了篆刻大师吴昌硕的高度评价:“虚和秀整,饶有书卷清气。蕙风绝赏会之,谓神似陈秋堂,信然。”老一辈书家陈玉龙说,当代书家如沙孟海、林散之、李志敏等人的作品,飘然出尘,云海溺郁,都十分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这个时期的作品,行草书和擘窠大字占据了沙孟海鼎盛时期的主导地位。也正是行草书和擎窠大字使人们看到了有希望的当代书坛。
      这一时期的作品, 是沙孟海千折百磨后的峰回路转,归于平正,一派玄机。沙孟海的书法风格由秀逸儒雅到浑厚华滋最最终归于古抽朴茂一如草木之由春之绚丽多姿,到夏之煊赫灿烂,而人于深秋的豪迈深远,最终归于冬之空旷无际。沙孟海结字的斜画紧结,不主故常;用笔的侧锋取势,迅捷爽利,锋棱跃然;线条的浑厚朴拙,于纵横之间任其自然,令人羡叹不已。董其昌云:“渐老渐熟,渐熟渐离,浙近于平、谈自然,而浮华利落矣。姿态横生矣,堂堂大人相独露矣。“此语可为沙孟海独特书法艺术风格的写照。
      “转益多师“,沙孟海还自己定出一个办法,即学习某一种碑帖,还同时“穷源竟流”,兼学有关的碑站碑帖与墨迹。什么叫穷源?要看出这一碑帖体势从哪里出来,坐着用怎样方法学习古人、汲取精华?什么叫竟流?要找寻这一碑帖给予后来的影响如何?哪一家继承得最好?举例来说, 锺繇书法,嫡传是王羲之,后来王体风行,人们看不到锺的真帖,一般只把传世锺帖行笔结字与王羲之不同之处算作锺字特点。宋儋、宋克等人善学锺繇,曾作借鉴,便是“竟流"的例子。“穷源”的例子,:郑构《书法流传之图》把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诸家统统系属于王羲之、王献之下面,一脉相传,这是不妥当的。欧阳询书体,远绍北魏,近接隋代《苏慈》《董美人》方笔紧结一系,宋元人不重视南北朝隋代碑版,或者未见前代有些碑版,妄指欧阳询真、行各体全出“二王”,太不切实际。又如:苏轼普称赞颜真卿书法“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宋人看到前代碑版不多,只见其雄浑刚健,大气磅礴,非初唐诸家所有,事实上各种文艺风格的形成,各有所因。唐人讲究“字样学”,颜氏是齐鲁旧族接连几代专研古文字学与书法,看颜真卿晚年书势,很明显出自汉隶,在北齐碑、隋碑中间一直有这一体系,如《泰山金刚经》《文殊般若碑》》曹植庙碑》,皆与颜字有密切关系。颜真卿书法是综合五百年来雄浑刚健一派之大成,所以独步一时,决不是空中掉下来的。
      五、对后代的影响
      沙孟海一生笔耕不辍,除《沙孟海书法集》《中国书法史图录》等集子外,其理论著述自成体系,且自认为“客观七分,主观三分”,不囿于旧说,喜欢穷源竟流。1928年在杭州所著《近三百年的书学》《印学概论》, 1930年发表后还受到顾颉刚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初期著有《印学史》等,《海岳名言往释》《碑与帖》《书法上的若干问题》《印学形成的几个阶段》《我的学节经历和体会》《古代执笔法初探》《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漫谈碑帖刻手问题》等重要论述,相续发表于有关刊物,后绝大部分收入《沙孟海论书丛稿》《沙孟海论书文集》。1949年沙孟海任浙大教授时,所授课程为“古典文学”和“金石学”,1975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的《金文诂林》收录了沙孟海6篇文章,显见其论著质量之高,陆维钊曾说:“一般人只知道沙孟海的字写得好,哪里知道他学问醇厚才有这样的成就。”另外,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艺术家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息息相关。沙孟海故乡浙江的书画之风历来极盛,“20世纪书画四大家”中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源于浙江。浙江众多书家尽管风格各姿,但整体脂粉气较少,重视文化底蕴,讲究在传承的基础上变革,沙孟海的书风与此极为契合。
      1992年4月,“沙孟海书学院”在东钱湖畔成立,沙孟海同年10月辞世。1999年末沙孟海被评为“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祛家”之一。2010年举办“‘沙孟海年'系列学术与纪念活动”以缅怀沙老。“为金石与书画一代传人”原是沙孟海为吴昌硕所写的挽联中的一句,正是其本人的真实写照。
      沙孟海在书法艺术创作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与其他艺术大师的成功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相同处是注重学问修养、讲究传统法度、从师从友交游、请业问教等。沙孟海幼秉庭训少年得志以及转益多师等方面则是有些同辈或先辈大师所不具备的。沙孟海时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时代的沧桑巨变、人间的悲欢离合等都在在其内心深处烙上了深深的印记。沙孟海一生的书法创作实践活动,蕴含着无数次心灵的裂变与观念的重塑,也对后世有着深刻的启发和影响。




 
田立敏,1964年出生,山东乐陵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协会理事,北京一道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会员。
 
1985年 师从刘铁英,谢文汉学习书法。
1991年 石家庄文学艺术函授进修学院书法系毕业。
2003年9月 加入辽宁省营口开发区书法协会会员,常务理事。
2003年12月 加入辽宁省营口市书法协会会员。
2006年 书写20余米的毛笔蝇头小楷长卷《古代经文》,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聂成文先生为此长卷作品题跋,并给予肯定与指导。
2007年 作品入选《辽宁省第二届兰亭奖书法展作品集》
2007年12月 加入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7年 参加台湾著名书法家“一笔龙”先生书法交流会。
2009年 为某酒厂设计并书写酒标,受到厂方认可与使用,已被注册酒标专利权。
2010年 书写20余米的行书《千字文》长卷,被中共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宣传部,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港湾生活》报专栏介绍。
2013年 7月 参加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临帖班学习。
2013年9月拜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书法工作室导师,教授,清华美院工作室导师、教授,著名书法家胡立民先生为师,继续深造学习。追求高雅精细,自然大气,古朴万象之书风。
2014年1月 被聘为中国大中华文化书画院副院长。
2014年2月 被聘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2014年3月 为河北省河间府书写匾额。
2014年8月 经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审委员会,书画委员会专家评定,颁发《中国书画家润格评审证书》(中遗保润字20140069号),查询网址: http://www.chpri.com
2014年8月经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审委员会,书画委员会专家根据其目前取得的艺术成就及考核成绩评定,认定其具有中国书画家资格,并颁发《中国书画家资格认定证书》(中遗保资字20140069号),查询网址:http://www.chpri.com
2014年8月经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严格审核其创作的《书贵自然》《和气生财》《行云流水》《天朗气清》四幅作品,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收藏,准予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网站http://www.chpri.com上推广,介绍并存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人才数据库,并颁发《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收藏证书》(中遗保藏字20140069号)
2014年9月 作品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书画精品展”。
2014年8月 在天津港集团公司第九届员工文化艺术节书画摄影展中获得最佳作品奖。
2015年9月 参加“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名家走进革命老区、服务人民群众系列公益活动”。
2015年作品“情系丹青——记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2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
2017年10月,作品入选“墨韵金秋”——中国·南山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年1月,特聘为北京一道中海书画院副院长。
2018年4月,作品入选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北京分会2018《御博园》杯大观园全国书画邀请展。
2018年4月,参加由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书法公益培训”云南行活动。
2018年5月,作品入选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河北赵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首届赵州桥杯(东明•金桥)全国楷书作品展”。
2018年6月,作品入选首届全国“河间府杯”书画作品展。






 
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清代唐宇肩书法作品欣赏

下一篇:他的楷书,看100遍也不腻!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