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孙伯翔临《张猛龙碑》—— 正气、清凉 、天地来

时间: 2019-07-01
标签:


平生乐书道,匆匆八十春,
何畛碑与帖,唯求清凉界。


张猛龙碑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碑书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恰似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张猛龙碑》是魏碑书体的著名碑刻之一 ,形成于北魏后期 ,是魏碑书体中非常完美成熟的碑刻,对后世的书法演变作用极大。

 
·学书有源流之分 当以学源为主
        书艺之道,当勤奋为主,学书当学法,学法当从古入,这个道理似乎都承认是源流之理,毋庸置疑。从古开始,就强调以名碑、名帖来作为法则深学,不是任何一种都可作为法源,比如无名的或以刀代笔的小墓志、小造像、刑徒砖以及竹简、木简等。只能取意,悟其天趣,不能做法。学魏碑的只把重点放在以刀代笔的小石刻,虽是学古,却行之不远。学书当以始平公、张猛龙、张黑女、郑文公、论经书诗为宗, 学书有源流之分,当以学源为主,清人的流可以兼取,但不能本末倒置。
视频截图1
        在临写《张猛龙碑》的课程中,处处闪烁着孙伯翔先生的思想灵光。这是他苦学、深思、顿悟的结果,在前人的基础上,孙伯翔先生努力求新,经过他八十年的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所取得的。他用一管柔软的长锋羊毫,敢于大胆地侧锋起笔,绞锋行笔,写出了魏碑斧劈刀削、钢打铁铸般的艺术效果,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再现了魏碑的那种大气磅礴、奇崛方雄的艺术风格。孙伯翔先生在魏碑的笔法上知行合一,且在魏碑的研究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论学书也好,作书也罢,始终要保持一种沉静平和的心态是最为重要的。
视频截图2
 
·艺术积累需要长年,
没有厚积、难取妙得。
        艺术积累需要长年,没有厚积、难取妙得。一幅好字简言之,即矛盾、和谐、统一的关系。书家应有能力挑起矛盾,后再有能力解决矛盾。知其阴,必晓其阳,天覆地载,万殊一象。形质为躯壳,性情是灵魂。无形质何谈性情,形质由古取,性情应心生。
视频截图3
 
        古人有论,今人有论。刀笔各半,甚至说笔法的形成纯为刻工所为。北朝书法确有石刻成分,这一点不可泯除,但其形神主要是当时书家所为,欲得方,必得厚,方能积雄,形态易得,质感难求,刻工只能得其表,无法得其质,无法得其厚,无法得其神。
视频截图4
 
        书法大道,一生长旅。所要转益多师,不拘一格。既喜碑,又爱帖,总之归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境候,是为一生之追求。
 
作品赏析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友爱和平·中日书画名家艺术交流展在东京隆重开幕

下一篇:《碧落碑述论》——范业俊解读道家密典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