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初中海:晚明黄道周与倪元璐的书法比较及其它(完结篇)

时间: 2020-04-03
标签:



文/初中海
 
●●● 
 
 双璧互映   相得益彰
—晚明黄道周与倪元璐的书法比较及其它(完结篇)
 
初中海作品
     
黄道周的行草书,墨花横溢,逸趣飞翔,以峭劲刚建之笔力,浑圆迅疾之笔法,而出之以字距紧密行距疏空的行气布白,淋漓酣畅,气势绵延,如大风卷水,如壮士拂剑,真力弥满,生气远出,彰显出黄公异乎时风、不流凡俗的风致标格。他的行草书,大致可分为两种风范。其中一种,个中揉以许多章草意味,其字结体均呈横势,多重字的使转,显疏放,多作于崇祯前期。如作于崇祯五年的《奉泰器先生收录十三首诗卷》、《济宁闻警诗轴》,这种特征十分明显,行笔多用转折,并将这种表现刚健的用笔适当地与圆转结合起来,刚劲中跃出秀润之气,生辣中呈流惯之意,结体则呈现奇侧扁横之态,章法上照应紧密的字距而有意识地疏空行距,造成鲜明的黑白对比,视觉效果颇为强烈。另外一种,其字结体多呈竖势,多重字的点画,呈密丽,多作于崇祯后期,如作于崇祯十五年的《赠屈静根诗轴》、《答孙伯观疏林摧倦翮诗轴》、《洗心诗轴》、《别诸友入长沙诗轴》等,汲取欧阳率更“研紧”“险劲秀拨”的结体特征,以及颜鲁公浑厚圆转的篆意行笔,体现出怀素龙蛇夭矫、盘绕万变的艺术境界。堪称黄公创作巅峰时期的佳作。从崇祯十七年五月,至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三月于南京就义,这段时期是黄道周人生的最后时期,亦是他的书法创作黄金时期。作于这一时期的大幅长轴行草,笔法更加丰富,结字愈发奇诡,如《舟次吴江诗册》、《赠倪献汝叔侄诗轴》、《赠倪献汝札》等,“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与纸上”,那如走龙蛇、方圆遒劲的线条,奇险万状、绎智遗形的结体,一气呵成、天风漫卷的情态气势,充分表现出黄公之书艺括诸精妙后“小物通大道”的最高境界。
 
初中海作品
 
倪元璐擅小楷,然十分罕见,传世作品多为行草书。其书法风貌以遒过于媚的独有个性另呈新貌,迥异时人,然亦经历了循序渐进的书艺发展历程。天启朝时期,其书艺处于系统学习与探索阶段,于传统向颜、苏探径问津,在运笔结字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与能力渐趋熟炼和大胆,并逐渐稳定形成比较明显的规律特征。如成于此一时期《秋窗月坠联句楷书轴》、《赠吉生昌化多山诗扇面》,《湖上偶成诗草书扇面》等,点画敦厚,横细竖粗,颇有颜、苏二家遗意。此时书法,尽管多有行笔粗疏、字形荒率、猛利有余、韵致不足的弊病,但已经表现出笔力迅猛重狠、章法气势如天倾黄河的个性特征。崇祯元年至九年,倪元璐书写自作诗的作品比较多,是其仕途心境或明或暗的披露和书法艺术逐步成熟的写照。如作于崇祯二年的《舞鹤赋》,乃其传世篇幅最大的作品,长达九米。此幅书作无论是从行笔的转折提按亦或是从结字安排以及章法的呼应关照、行气贯通方面,仍有心手相乖、力不从心之处,但笔力厚重坚实,笔迹苍劲浑厚,飞白渴笔与浓墨重笔互映成趣,酣畅流动中显出毛涩劲健,飞扬恣肆中内涵骨力沉郁,探讨倪公书法面貌,势必不能忽略此作。而作于崇祯九年的《题文石图轴》,则是探讨倪元璐书法面貌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作品之一。其书点画凌厉俊爽,字形紧结遒媚,气势飞动连贯,已呈现出倪公书法独特个性的基本特征,而且此幅题款详实,纪年明确,十分便于考证。黄道周评其这一时期的书法:“骨力嶙峋,筋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繇人。……但今肘力正掉,著气太浑”,褒贬十分精采。欣赏其作于崇祯五年前后的《金山诗轴》、《赠鲁斋五律诗轴》确有行笔摇摆仓促,结字荒率不稳,气息稍嫌浑浊草疏之弊。
 
初中海作品
 
书法中期,崇祯十年春至十五年九月,倪元璐长达六年的赋闲生活,诗酒留连,文字宴饮,翰墨丹青是其潇洒悠游林下生活的全部内容,而其书艺正是在此数年间,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用笔、结字习惯及审美取向,进入了完全成熟的境界。如《默坐诗轴》(二、三)、《惟无可艳羡诗轴》、《集洪酣亭诗草书轴》、《乾坤悔狡狯诗轴》用笔瘦硬峻挺,转折峭拔遒劲,行笔时见顿涩,笔力坚实劲健,结体紧密奇险,章法则奔突恣肆,充分运用了黑白、浓淡、聚散、向背、动静、开合等对比手法,强化其表现性风格,视觉效果极为突出,正是典型的倪家才具有的书法面貌——“遒过于媚”。
 
初中海作品
 
但是,倪元璐呈现给世人的最后书法面貌,却是绚烂之后的平淡。在传世的倪书中,如《斥田治宅诗轴》、《求归不允诗轴》(一、二)、《世说新语草书轴》等,用笔化跳荡方折为圆转稳健,结体由紧密陵峭而端整匀称,章法行气上则偏于疏朗松驰,从而传达给人以从容舒缓、不激不厉的气息。但倪元璐英年早逝,死亡使他的书法道路戛然而止,令人万分痛惜。
 
初中海作品
 
双壁同辉,相得益彰。黄道周与倪元璐在晚明书坛,其志高洁,其人忠义,其书个性鲜明,人品即高,书名亦重,于当时及后世均享盛誉,《书画所见录》有云:“书画乃其(倪元璐)余事,尝与黄道周合壁书画,人争宝之,世称倪黄”(41)。近代胡小石先生称其:“至晚明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张瑞图、王铎诸家,始能摆脱藩篱,别开生面”。由上述优秀书家构成的变革书风于中国书法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黄道周与倪元璐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书家亦成为浩瀚书史上两颗闪光的座标。
 
初中海作品
 
清初,由黄道周、倪元璐等人构成的晚明变革书风之流风所及,在前明降臣书家和遗民书家两个群体的部分书家中得到了延续。如:王铎、周亮工、戴明说、法若真、钱谦益、孙承泽、吴伟业、龚鼎孳、傅山、陈洪绶、万寿祺、冒襄、归庄、龚贤、宋营、许友等。
 
初中海作品
 
注释(1):黄淳《中国书法史·倪元璐》
(2):《黄漳浦集·年谱上》
(3):同(2)
(4):同(2)
(5):徐悲鸿题黄道周《疏林水屋图》
(6):宋荦《跋黄石斋先生楷书近体诗》
(7):秦祖永《桐阴论画》
(8):同(7)
(9):倪后瞻《倪氏杂著笔法》
(10):姜绍书《无声诗史》
(11):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12):翁方纲《跋汉朱君长题字》
(1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
(14):黄宾虹《江南系之黄山派》
(15):陈子庄《石壶论画语要》
(16):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黄道周卷》
(17):黄道周《书品论》
(18):黄道周《与倪鸿宝论书法》
(19):同(18)
(20):黄道周《书跋》
(21):倪元璐《戊辰春十篇》
(22):倪元璐《赠又新五律诗》
(23):陶元藻《越画见闻》
(24):同(18)
(25):同(17)
(26):同(17)
(27):同(17)
(28):黄道周《书颜鲁公郭公帖后》
(29):同(18)
(30):黄道周《书倪文正公帖后》
(31):黄道周《书秦华玉镌诸楷法后》
(32):黄道周《黄漳浦集》卷23
(33):同(17)
(34):同(28)
(35):同(31)
(36):同(16)
(37):同(10)
(38):刘恒《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书法评传》
(39):倪后瞻《倪元璐黄道周书翰合册跋》
(40): 王文治《快雪堂跋》
(41):谢堃《书画所见录》
 
主要参考书目:
《明史·黄道周卷》
《明史·倪元璐卷》
《中国书法史·元明卷》
《中国书法全集·黄道周卷》
《中国书法全集·倪元璐卷》
《历代书法论文选》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
《中国书论》
 
 
初中海,号一道,斋号弘堂,1956年生于山东,现为北京一道书画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初中海山水书法工作室导师,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艺术家协会副会长。
 
出版绘画专集《一道山水》《初中海画集》《初中海画册》《一道焦墨山水》和《大道至简-一道山水》《大道有形——一道焦墨山水》,书法专集《初中海书法集》《初中海草书千字文》等等二十餘部。
 
出版理论著作《一道论画》《一道论焦墨》《一道论焦墨要旨论略》《大道.大雅.黄宾虹》《一道论道初中海教学论稿》等五部著作。
 
绘画与书法作品和理论文章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观察》《国画家》《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人民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信息报》《收藏》《中国收藏》等几十家专业媒体和主流杂志作专题发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众多栏目多次予以专题采访报道。
 
绘画作品《太行秋韵》《雾锁太行》入选中国美协第二十次全国新人新作展,《万壑有声》获中国美协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池上无风有落晖》获中国美协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2009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华夏风骨图》为人民大会堂收藏,同年获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盛世丹青展三等奖.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界全国新人新作展及中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等。被中国画坛名家网、山东广播电视报及中国收藏家俱乐部联合评为二十一世纪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百名杰出画家。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他用285个小字,诠释对世界的超然

下一篇:《旭宇册页手札选》(十五)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