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协顾问、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
河北省书协名誉主席旭宇先生为《集王羲之书金刚经》题跋
重塑经典《集王羲之书金刚经》,旭宇题字。
这本《金刚经》,以王羲之行书为主,从高处著眼,大处立意,又认真于丝毫,细致于微末。风格高古,朴实典雅,剪裁得体,章法秩理、浑然天成...旭宇先生题跋内容卓见,用笔多刚劲雄浑之意且有浑厚淳朴之气势,他作字通篇章法气势属帖的范畴。闲逸得羲之之意,连绵得献之之韵,冲泄得鲁公之势,错落得宋人之法。逸笔草草,精彩处处;一气呵成,气象天然。小字中多几分魏碑骨架,给人以小中见大之势。
文学修养是书法家的字内功,文学修养又作用于书法创作,是相辅相成的。旭宇先生年过花甲,仍精神振奋,创作热情饱满,变法意识强烈。他的书法无老气横秋之态,充满朝气,永葆青春,不断否定自我,又不断开拓自我,常变常新,常新常变。并且旭宇先生的书法不是风格的凝固,而是风格的沸腾,如同长青松柏年年结硕果,岁岁增新轮。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为唐代行书碑刻,全称《新集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唐元序集王羲之书。大和六年(832年)立于陕西西安兴唐寺。前冠杨承和序,后列柳公权等人赞语。赵明诚《金石录》、叶昌炽《语石》等均有著录。该碑石久佚,拓本传世很少,以明南子兴藏拓本最佳。现藏故宫博物院。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此经前后六译,各有异同,大和元年(八二七)又排纂删缀,取名为《新集金钢般若波罗蜜经》,并有撰序,于大和四年奉定量上进,文宗李昂敕令集五義之书,将此经镌刻上石,至大和六年春始告完成。
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酷爱,贞观初年下诏出内府金帛,广为征集王羲之真迹,其后唐代诸帝亦都好王字,于是集字刻石之风盛极一时,著名的有唐咸亨三年所刻的《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开元九年所刻的《唐兴福寺碑》,而《金刚经》是继此二刻的又一重要集王字石刻。
旭宇,号白阳,又伯阳。河北玉田人,现居住石家庄市。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文人书法大家。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等。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集作家、编辑家、书法家和收藏家于一身我国文坛风格独具的艺术大家。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在诗、书、学诸方面都多有建树,并取得了突出成就,是当代诗坛和书坛的领军人物。
他在学术上独具创见,倡导诗书载道的学术思想和适应时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扬“兰亭精神”等,都为诗坛、书坛所重。旭宇先生诗书学兼修,德艺双馨、在当代文坛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