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此文,说出了临帖的精华

时间: 2020-06-08
标签:

临帖是学好书法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临帖,才能学习古人,继承传统,化古出新,学习到前人创作的经验和精华,才有可能创作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好作品。
费新我先生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形象地把临帖比作“既入虎穴又得虎子”,意思是说,只有深入临帖,才能掌握原帖要领。
临帖的目的是探索原帖书写的法则,掌握结字和运笔的规律。
清代王澎在《论书剩语》中说:“习古人书,必走专精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然后兼收并蓄,淹贯众有”。
就是说,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帖专心临摹,然后再博采众长。临帖如注意以下几点,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
 
一、临帖要做到:静、近、慢、准
临帖第一步要做到形似,包括用笔,取势,结构。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就是说临帖时“看要看得细,临要临得像”。点画有呼应映带,形神兼备,字势就能生动有活气。
启功先生强调临帖要牢记四个字:静、近、慢、准。
“静”包括人静心静,临帖时要做到精神饱满,神闲气定,心无杂念。
“近”是指把字帖尽量放到离下笔处最近的位置,这样才能看清笔画轻重及位置。
“慢”就是临写速度要慢,写得慢才能写得似,写得准,但要慢而不滞。
“准”即笔画粗细、位置准确。
姜白石在《读书谱》中也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强调临帖要注意形和神,做到形神兼备。
 
 二、实临与背临相结合
实临是指将字帖范本放于眼前,对照着字帖写,观察与理解法帖来摹拟范字一笔一划,一字一行,依样画葫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临。
待对范本中每一个字、每一行都有了精熟的记忆与理解,便可凭印象将全帖写出来,这就是背临。临帖要是能临到背临的程度,对原帖的理解和把控已到八成以上。
学以致用是临帖的突破点,背帖是致用的初始阶段,凭着对字帖的笔、势、形、意的记忆来书写字帖的内容。
这种方法可以检验自己对字帖的掌握程度,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毛病。
 


 
三、指临与虚临相结合
指临可用于不具备纸、笔的情况。如在工作的中间休息时,火车、汽车、飞机的路途中,便可运用手指在空中或桌凳等物体上,凭着对范字的记忆进行“临习”或“创作”。
在这种独特的书法学习中,往往能加深对执笔手感与运笔疾缓的理解与把握。这种方法不仅在当代被人采纳,在清朝时,郑板桥睡觉时用妻体指临习字更是传为佳话。
虚临是指闭目养神,在脑海里想象有一张纸、一支笔来临习范字。是在脑海里对平时范字练习的“回放”过程,虽然是瞬息即逝,但与“意在笔先”的书论不谋而合,长此练习,有意无意中会对今后创作产生惯性的影响。
虚临相当于下盲棋,眼不见,但心明亮
 

 
四、硬笔与毛笔临摹相结合
硬笔书写工具与纸张相对来说容易获得,也较便宜,而且书写场地不受限制,硬笔临帖既方便又省钱,硬笔临帖和毛笔临帖交叉进行,会极大的提高临帖效率。
这种方法既练习了硬笔字,又练了毛笔字,确是一种既简单易行又一举两得的好方法。而且能写一手漂亮的有法度的硬笔字也是很让人羡慕的。
 

 
五、意临与创临相结合
意临时不求一字一画与原帖肖合形毕,但求整体气韵生动自然,意临主要是临习法帖气韵、意境的方法,这种方法带有一定的创造性。
创临也称之为“集古字”,选取法帖中的字进行“移植创作”,或对联,或条幅,或扇面。
王羲之行书名帖《圣教序》便是由僧怀仁集王字而成,米芾在年轻时也是集古字的高手。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书画结缘共筑梦,邯郸市红希书画院揭牌成立

下一篇:一位元代僧人,把鱼画活了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