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吴山明作品的美学探讨

时间: 2020-07-13
标签:


当代美术大家批评

 
吴山明作品的美学探讨
乔  维
 
    吴山明先生被称为新浙派人物画风的领军者,他以线条的书写效果,让色块简洁穿插其间,加上人物肌理上的水渍斑点,挥发在艺术风格里起到独有的趣味,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立的个性。从吴先生作品中能体会到水墨风采,尤其是人物线条的书写特质,构图的巧妙与墨韵,都彰显出一位成熟画家的风范。而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探寻可以留存在历史的墨迹,却很难有匹配的精品之作,只能以美学价值探讨他创作的尺标。
 
       吴先生的笔墨风格践行在浙派的传统间,而又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出自己独特的技法。专家和权威人士对吴先生的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总体概括为“体正、气长、格清”,并上升到“其他画家难以企及的高度”,他除了有传统水墨艺术的深厚功力,还从教多年,让浙派画风成为当代中国画领域不可小视的流派。因此吴先生在业内奠定了在新浙派中的地位,同样在书画市场拥有着很高的声望,因而形成画界的颂扬与追逐。如果将其归类到学术与专业层面,则会影响国画艺术的走向,以及对新浙派画系的另类展望。
 
 
      我对吴山明先生的创作风格,一直抱持着欣赏态度,而谨慎保持着探索与学习。欣赏吴先生以书写的方式,让线条生动而活泛出气息,探索着先生色块墨迹的虚实与渍斑,寻找作品之外的意趣与韵味。每当读吴先生作品,就像读一篇唯美的小品散文,他用简练的笔墨书写一幅充满意境之美,让观者渗透在画中的风景。也许是研习文学的缘由,我喜欢读散文的意境之美,更喜欢小说的深度与厚重,戏剧的哲理语言和写意效果。读吴山明先生的作品,游览于画内舒美的气氛,却试图穿越画面,探寻画外小说般的厚实与深度,窥视舞台上的写意和哲学语境。艺术之间有着相同的血脉,无论绘画与文学,都连接着美学的筋骨,纵览吴山明先生大部分作品,站在技艺高端却很少听到山外的回音。所以读吴先生作品,从作者的笔墨功底,书写与水渍斑的特殊技法,都可以称其为恰到好处,而画面之外却似乎缺少史诗般的意境,无形中拉开了技法与艺术的厚度,也许这就是学术上绘画中的美学境界。
 
       探讨吴山明先生作品的美学元素,不能仅停留在技法与画面唯美上,而是应站在历史文化河流的源头,谛听着每一滴浪花躁动的生命力。记得我读过一篇《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文章,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美学。文章中作者引用大量古典与贤哲的论述,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美学属于生命价值,一种带有无穷魅力的生命美学观。如果放到吴先生作品中去检阅,作品多数表现在技艺翻新上,小品式的散文描述里,很少涉及如小说般的历史意象,甚至难以窥探画面中哲学与写意的语言。我在赏阅专家对吴先生作品点评时,无意间读到画家唐雪根先生的评语:“深度不够。”继而唐先生阐述了什么是深度:“精神的内在语境就是作品深度载体,作品缺失了语境的深度就是缺失了深度的可读性与感染力。”沿袭“生生美学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语境,就是作品缺少有生命价值的可读性。同样借用唐先生导师肖峰的话说:“世界上再伟大的画家,被人记住的作品也只1-2件,一定要画力作。”而力作则需要修炼,表现出有深度涵义的精品作品,吴山明先生缺少的正是精品之作。
 
 
      美学中关于绘画的审美特征,以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为绘画基本原则,而中国画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意象,是画面之外深度的想象空间。每个画家对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主要是由于艺术家的意象有着鲜明的个性差异,吴山明先生作品缺失的精品,正是很少捕捉到想象空间那种意象。多数作品中看似探索人性,以“形”来传达艺术的本源,而实际上其创作中“神”韵所表现的美学精神,距离表达对生命价值的追寻还有一段路程。吴先生的作品以人物画为代表,因独特的技法让“形”凸显而放大,也正因为“独特”而制约着走向“神”的距离,让作品难以达到有生命力的精品之作。
 
      其实我很欣赏吴山明先生创作中的自然趣味,那种淋漓尽致的书写墨迹,他在《渔家女》中所表现的精巧线条构图,《牧牛人》中水渍斑所表现的沧桑,以及《草原之韵》中所表现的线与色的结合,都挥发出超高的技艺效果。从吴先生作品中可以体验到作者的智慧,对生活与艺术的真诚创作态度,只是他作品的审美视角框架在画内,当试图延伸出画外深度的美学层面时,却被固定在某个地方,让原本有生命迹象的创作脚步停顿。这也许就是作品中的美学观所限,缺少深远的意象空间,让可以想象的“意念”触角凝固,那种带着生命迹象的体温,被凸显着技法和张扬的水渍斑所掩盖,给追寻精品的观赏者以遗憾。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论述中,反对片面追求形似的自然主义,也反对离开“形”抬高“神”的形式主义。汉代《淮南子》曾提出“画者谨毛而失貌”,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主张“迁想妙得”,都把气韵生动的创作放在重要位置,如果按通俗的说辞,“气韵生动”就是“神”的代名词;同样也属于国画中的生生美学。拥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称为精品,吴山明先生的作品,正是精于在“毛”的刻画上达到高度,而少于让画面走入“貌”的深度,所以“迁想妙得”总是游离在生命之外。吴山明先生作品“毛”的表现鲜明,尤其在水渍法运用上独具个性,如果放到人物绘画的历史长河中,鲜明张扬的个性不能触及“貌”中深度,随着大浪淘沙会成为一大败笔。
 
 
       正如“生生美学”的作者所述:“生命美学是一种日新其德的含蓄之美,生命美学作为含蓄美,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风光,是一种言外之意,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所以吴先生作品尽管蕴藏含蓄,但却缺少美学中的那种言外之意,以及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从而让有着较高成就的创作,失去了产生精品的空间。中国画中的浙派属于写意中的主力,吴先生又代表着浙派系的潮流,老一辈大家吴昌硕、潘天寿的写意画给中国绘画留存了丰厚的遗产,而他们的审美价值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因此读吴山明先生作品,鉴赏学习作者独特的技法艺术时,不能忽略作品是否有画外的意象。
 
      如今吴山明先生的作品被市场所接受,也被学界称为新浙派的领军者,或有其道理,但作为一位名家,如果缺少有深度的精品之作,在美术长河中总会存留遗憾。
 
 
吴山明 :1941年出生于浙江浦江。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导。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顾问、原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杭州市文联名誉主席、浙江省政府参事、杭州市政府文化顾问、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浙江开明画院院长、文化部文化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长。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唐伯虎行书《薛涛戏笺》

下一篇:初中海:幽人道心言画机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