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初中海:右丞风致唯雪蕉

时间: 2020-07-21
标签:



文/初中海
 
(此文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全年
1——12期扉页所刊12篇文之一)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佛经记载,如来佛祖在西天灵山大会,对百万人众拈花以示不作一语,众人不解亦皆默默。唯大弟子迦叶尊者特有会心,展颜一笑,佛祖故以教外别传嘱之。自此之后,佛祖之一拈,迦叶这一笑,便成为佛家禅宗直指人心不立文字顿悟成佛最经典的样板。
 
此用禅家之得意忘言也。
 
唐之王维,开元进士,累官司尚书右丞,工诗善书,尤以画名。一生奉佛甚笃,深悟禅理,绘画创作于禅心画思互相濡染,不拘于实,只在其意,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乃文人画家第一人。其画物不问四时,画花四季之卉常同一景。曾作《袁安卧雪图》,雪中芭蕉惊呆千百年来俗人之眼。
 
此乃画家之得意忘形也。
 
禅家常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性者何谓?乃真如佛性也,即我们的真心,万物的本性。迦叶之悟佛祖拈花,王维之画雪中芭蕉,所领略之彼意与此意,真如佛性也。
 
诗酒留佳客,乘兴赏雪蕉。
 
遥想当年,宋人沈括惊见《袁安卧雪》,白雪纷然芭蕉凝翠,情不自禁,啧啧称赏:得心应手,意到便成。造理入神,迥得天意。
 
何谓也?
 
夫以画家而论,得意忘形者,得天地山川万物之意,而忘其形超越其形,穿越诸生色相,返观自求,直指本性,师心自谐,神会妙解,运腕之际必定是对艺术本性之倾力把握,笔墨之间必定是一种文化精神之绝对注入。右丞雪里芭蕉之风致,“即此样,无他样”,由禅悟画,以画证禅,忘形忘情,归于自然,归于真如。而后,其意共尘外的绘画与审美思想,成为唐五代时期逸品绘画兴起之滥觞。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范杨笔墨的扭曲与浮躁

下一篇: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要具备这些基本要素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