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让聪明变傻瓜
乔维
最近看到网络热议的《平安经》,开始以为是一个网络笑话,因为网络恶搞的喜剧早已时空见惯。直到官方媒体站出来言明真相,才详细去梳理“事件”的前因后果,原来是某厅官出版了一本书而已。从浏览一场无厘头式的闹剧,到被《平安经》内容的喜感所雷倒,渐渐的却再也笑不出声。一个问题是,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中,有多少这样的精英式人物渐渐成了傻子。我们不要去追问这是“雅腐”套路的过程,而是去拷问是怎样的一个土壤,让聪明的精英智商变成低能。其实“平安经”事件并不属于是个例,他纯粹是时代演变下“皇帝新装”的翻版,只是这种翻版发生在当下多少有些恐怖。
张培中先生摄影作品
因多年从事文化的缘由,经常会接触一些精英人物的雅好,大凡有“精英”人物表演“艺术”的场景,往往都会看到他周围追随的一群“马屁精”。这些“马屁精”最大的特点只会说“好”,那些簇拥在“精英”身边花样翻新的肉麻吹捧,就像是特别为他酝酿的迷糊汤,听着顺耳品尝未必能有多少滋味。殊不知,时间久了会上瘾,有时比海洛因都能麻醉神经,甚至能把一个聪明人蜕变成傻瓜。
很久很久之前,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勤奋好学工作也有魄力。三十几岁就从副乡长一直干到副县长,每次见他都朝气蓬勃,他精明强干工作能力出类拔萃,就是业余时间喜欢写毛笔字。每次见他,他都会拿出写好的字让我看,嘴里不停的说:“业余,业余 ,让你见笑了”,一副谦虚诚恳的样子。几年之后等我再见到他时,他已升为一县之长,人还是老样子一股朝气,晚上他搞了一个笔会,大凡县机关会写字的人围了一圈,他挥毫泼墨洋洋洒洒,一会儿的功夫满地都是他的“墨宝”。在他尽情写字的期间,身边全是一片叫好声,等人散去和他独自聊天,我羡慕他们这里艺术氛围好,爱好书法的人也多,他却自嘲的说:“屁,都是一帮马屁精,我又不傻”。
杜占元先生摄影作品
又过了几年,他当上县委书记,我们见面闲下来时,这位老兄还是喜欢展示他的书法。而情形却有些不同,写字的案头有专人伺候笔墨,文化馆也安排专业人员讲解他的笔法,顺带勾连出了一套什么传承和创新的理论,甚至有专人收藏他的作品。实际上这位老兄的字没多大变化,变化的是他的职位和写字的道具与场景。作为朋友我委婉的提醒他,你的字很一般,你不要信这帮人的胡话,他们说的都是奉承话,你应该清楚,这些人是你的下级,都是有求于你的,又不敢得罪你。他用诧异的眼睛看着我:“我不信他们的话行吗,这些人都是一批正在研究我书法的行家,我能够不去相信代表书法权威的专业机构吗——”。继而他告诉我,他已经是全国一级书协会员,省里的书协理事,市书协名誉主席,他的作品早已经被专业机构研究,看着他一副认真的样子,我竟然无语。
再后来,等他的字成为无人问津的一堆废纸,是在他离开岗位以后的事了。我无心去想这位老兄的书法好与坏,而是纠结于学术专业在权利面前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权利所形成的魔幻和力量。权利和它编织的环境能指鹿为马,让聪明人瞪着眼睛都可以迷失自己,强大到能摧毁健康人的正常思维。我在想,在喧嚣的红尘世界里,又能有多少“皇帝新装”里的孩童,亮开清新的嗓子,喊一声:“醒醒吧,被裹挟在谎言与利益中的精英们”。
徐里先生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