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当今书画无大师

时间: 2020-09-08
标签:


当今书画无大师
乔   维
 
      当代的书画圈貌似峥嵘岁月,在多元艺术的发展中看似繁荣似锦,但透过浮华的表层却令人尴尬,在热闹的书画圈里竟然看不到大师级人物。究其原因,并不是一句简单的被“市场经济”所能甩锅,其间学术体制化的官本位,圈子文化的帮派站队,浮躁的名利博弈,加上艺术评判谄媚化的误导,致使书画乱象与泰斗缺位的根本因素。论书画界的大师级人物,首先要弄清楚什么人可称为大师,“大师”,是对道德学问足以为人师表的人的尊称,“大师” 一词,佛经中最早是对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等圣人的尊称,因为诸佛菩萨出现于世间,能够教导众生出离生死,堪为众生的模范,所以称为大师。延伸到书画界对“大师”的称谓,除了道德和超然的技能的之外,关键是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涵盖了对历史和政治及哲学的悟透,深入对文学与人文关怀的独特解读,用自己学养去普渡书画界的芸芸众生。
 
      纵观当下,能有谁可撑得起“大师”的名号,检阅历史走过的大师级人物,都以精妙的艺术和超凡的文化高度引领时代风潮。试想,一个知识残缺,不懂历史与文学,不晓天文与地理的书画家,又能创作出多少意境高远的艺术之作。当今书画大师的缺位,是从八十年代的中西文化碰撞,学术界的争论之后开始凋零。进入九十年代意识形态左右摇摆,而体制又深度左右了书画的创新意识,加上受市场商业对书画界的炒作,多数艺术家卷入了一场喧闹的利益角逐。在这个时代很难看到有哪位书画家去专攻学术,埋头苦读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更何况去博览闲杂的知识和思考。如果翻开中国美术史,大凡在艺术长河中闪闪发光的人物,他们都是博览群书学识厚积。能否考量一位艺术家的成功,知识的积累是走向成功的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看他专业技术和功力的深浅。
 
张培中先生摄影作品
 
      尤其是受体制化的官本位作祟,书画发展从初始的学术至上,渐渐走向畸形的市场商业化,市场并不是以作品的质量论高低,而是以崇尚书画界官职的大小谈行情。回望几十年,在书画艺术的发展变革中,体制充当了最不光彩的角色。因公共资源被少数人所垄断,挟持了所谓“学术权威”的发声渠道,成了这些人玄幻学说的遮羞布,从而包装了一批劣质的“名家”和作品。所以在历届的国展和协会换届中,你会看到各色人物的花样表演,感受到各式丑陋的嘴脸围着体制转。大凡跻身进体制所操控的协会,能捞个一官半职,或游说成理事和专委,即便他的书画作品是涂鸦,也会被“权威学术”包装成经典。无论他的书画全是垃圾,投入市场都是滚滚红利,这就是体制操控学术的最大之恶。在学术体制化的逆淘汰背景下,聪明的人都学会了随流而为,只有傻子依然踏实的走在求索的路上,而渐渐会被少数人绑架的“学术”碾压成灰。所以聪明人变成了书画界的“精英”,一群傻子衬托出了一幕繁荣景象,却唯独不见能产生出“大师”的迹象。
 
      当今书画无大师的另一个因素,是圈子文化的帮派现象助推了书画乱象,因受学术体制化的掣肘,书画市场盲从的以“官职”作品为尊,无形中扭曲了对书画艺术的价值取向。在很长一个时期,圈子文化成为书画者晋级的入场券,放眼当下书画行业,凡是头顶着某协会官职的人,身边都簇拥一帮围猎的追随者。那些没有噱头可打的理事或“名家”们,也不甘寂寞,开班收徒广招门客,看似传授书画弘扬文化,实质都是奔着利益抱团取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中,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圈子都是江湖,正因为江湖世界帮派林立,总会摩擦出纷争的矛盾和分歧。一个没有大师的江湖时代,谁又会心甘情愿去服谁,在各自的派系中圈主就是王,这是当今书画圈最真实的写照。因浮躁的利益博弈,催生了一批又一批昙花一现的“大腕名家”,曾经高雅的书画艺术堕落成了追逐名利的江湖。每一位游走在书画圈的“精英”头上叠加了多种“桂冠”,就像演艺明星奔跑在商演的路上,在花样翻新的研讨会,庸俗老套化的书画展,就连一些另类的“老鼠会”上喧闹,你都会看到这些“精英”们的身影。
 
杜占元先生摄影作品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当今书画乱象丛生的圈子里,无论“名家”或“精英”,去看他们的作品多数都透着一股躁气,哪里还有古人“参禅悟道”的哲学思想,以及清风明月般诗书满腹的精神状态。更别说去承接现代的那些大家艺术风范,如黄宾虹和潘天寿等老一辈大师级人物,他们无不以史为鉴,作品都呈现出丰富的诗文书画并重理念。凡是能够成就大师级人物,他们能够登上神圣的艺术殿堂,皆因他们的艺术成长和辉煌,都是站在技艺和学识的累积上。在中国书画历史悠远的里程中,书画者多如牛毛,每一个时代都存留一面孕育大师的土壤,遗憾的是在当今时代,书画圈满目繁杂和废墟,何处才是安放艺术的净土。
 
      当今时代,书画界早已丢失了古人对艺术的理念与思想,读书的环境和对知识积累与思考已经消失,多数书画家热衷表现在展览上的出彩效果,甚至创作仅仅是为了拿到一个获奖的名次。原本可以让书画界清醒的艺术批评,却迎合了江湖乱象与之同流合污,借助“学术”幌子炮制出的是附庸评判,致使书画艺术更加混乱,形成了当下艺术和学识的集体滑坡。所以,在一个书画乱象丛生的时代很难出高人,当今书画无大师。
 
徐里先生油画作品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米芾只喜欢他的楷书!

下一篇:北京一道书画院 · 刘猛书法工作室高研班常年招生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