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初中海
(此文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全年
1——12期扉页所刊12篇文之一)
夫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垂训昭昭,正是晚明节义名公黄倪二公生命的最佳诠释。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官至礼部尚书。明亡率兵抗清,兵败被俘,不屈殉国。
倪元璐(1593--1644),字玉妆,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官至户部尚书。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破北京,崇祯自缢亦自缢殉君。
清望冰壶映,丹忱皎日悬。
黄倪二公,君子之儒,笃行忠孝,道德、文章、气节高天下,书画并重于世。于黄公,山水人物长松怪石,逸趣横生,甚极磊落。倪公则竹石云山,水墨生晕,苍润古雅;山水笔法清隽,落墨超逸,峰峦叠嶂,林木苍郁。
史载,黄公临刑之前,从容挥毫,作画二幅,一幅残山剩水,一幅长松怪石。是乃公所自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抒写胸中浩然正气作也,留传缣楮,不朽人间。
黄公一生惟以国家社稷为大业,夫子所云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哉,书画乃余事耳,故传世作品很少,尤以传世画作为甚,可谓廖若晨星。近几年来,《楚山清晓图》是由拍卖公司进入人们视野的山水短卷。此卷云山苍茫,水何澹澹,飘然孤舟,伤心寒林,寂寂野寺,意境荒寒,笔墨清幽。晚清大收藏家裴景福胜赞之曰:论六法已登神品,而黄公名节德性炳若日星,则荆关董巨尚难以比肩矣。
宾虹翁言,有品有学者为士夫画。士夫之画,精书法者自有其力。是言言倪石,皆自笔力清劲,静穆超逸;墨韵清华,神清疏朗,高情迈俗,去人自远。
画以人重,艺由道崇。中华文明五千年,重人文尚教化,论文艺必先究人品,视精神性与道德性为艺术之本源,“书画都是自己道德的体现”。黄倪二公之笔端,充沛忠义之气,凝聚天地之大美,硕德瑰行,下笔成珍,此为其书画深为后世者宝爱一也;而关键之枢纽则在于其画作之格高意古,清太袭人;气味荒寒,独存孤迥;墨妙笔精,天趣自在。
儒家作画,如范鸱夷三致千金,意不在此,聊示伎俩。又如陶元亮入远公社,意不在禅,小破俗耳。若色色相当,便与富翁俗僧无异,故其画皆在畦径之外。
陈眉公之言确矣,画画于黄倪二公而言只是游戏而已,可偏偏又修成了一段画坛正果,正应了这一句无心插柳柳成荫。
呜呼,素琴禅罢人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