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初中海
(此文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全年
1——12期扉页所刊12篇文之一)
夫子弟子三千,中有七十二贤,颜回为最。
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见君子。
嗟夫!夫子之圣,颜回之贤,可谓至矣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几千年来为传统士大夫奉为行世做人之圭臬。
晚明崔子忠,精通儒家五经,能诗擅文学,道修而不见用,甘于平淡,乐于隐居,吟诗作画,莳花养鱼,不知贫贱之可戚也。
崔子忠最擅人物,泽古功深,古意涵茹,于晋唐之顾、陆、阎、吴遥传衣钵,画法高古,迥异时人,“白描设色能自出新意,与陈(洪绶)齐名。”子忠之人物画,风貌独具,一方面笔墨设色颇具古趣,另一方面构图造型追求奇趣,得以与陈并称“明代最前卫的画家”。盖其崔、陈二君,正是于明清山水大行其道而人物画颓势之际,借古而开今,以推动中国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转型之功,中国绘画史上方有“南陈北崔”之风雅华章。当时的画坛领袖董其昌曾一见异之,极为欣赏崔画,谓其文章与人品“非近代所有”。文坛霸主孔尚任盛赞所画人物,多为史籍所载忠孝奇节之人立传,成教化助人伦之意昭昭,推许为“儒者笔墨”。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谓君子儒也。
崔子忠居于京师圜阓中,蓬蒿翳然,凝尘满席,而欣欣然有颜回之箪浆瓢俗,超然不群,每遇庸俗之辈,“掉头弗顾也”,自诊画作,不轻与人,其时高官名宦叹曰“千金难买崔生画”。
史载,崔子忠曾屡拒一位京宦同窗的索画,某一日,为京宦诱入家中,强留官邸迫为作画,崔子忠无奈为之,画成别去后,又使一小童前往赚画,言“有树石简略处须增润数笔”,京宦欣然与之,崔子忠得之“立碎”,大笑而去。
又载,其时名震华夏的一代儒将史可法辗转求得崔画一幅,大喜而以名马一匹酬谢。崔子忠却以诗仙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之古风,不惜将其换美酒,呼友痛饮,一日金尽。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崔子忠自入土室,不食而死。
笔者赞曰:
秋水寒天,翩然一鹤。
孤骨傲骨,只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