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1-07 | 标签: |
1338年,日本进入室町幕府时代,京都成为日本首都,都城的城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执政者要求重修京都国门,效仿明朝在国门上悬挂国名匾额以显庄重,但是他们在日本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能够胜任的书法家来题写。
于是就有人提议到中国,寻找能担此重任的书法家,为此推荐了当时在明朝名满天下的姜立纲,为日本题写了国名,中国书法家姜立纲欣然同意,所交付的作品让他在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当时的日本人每每夸这幅巨匾说,“此中国惠我之至宝也”。可惜在历史的变迁中,这块匾额最终被破坏了。
图丨姜立纲《楷书七律》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也许很少听说过姜立纲,他从小天资聪颖显露过人的书法才能,同时又勤奋好学,七岁时就被朝廷征选为翰林院秀才,可以说是当时的天才一名。
图丨姜立纲 《东铭册》(局部)
姜立纲初学黄蒙,继法钟王,后来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擅写楷书,以颜真卿为宗,体度浑厚、清劲方正,被称为“台阁体”或“诰敕体”,可谓标准的公务员字体。
图丨姜立纲《千字文》
姜立纲历正统、天顺、景泰、成化、弘治五朝,当时凡是宫廷里的制诰和宫殿碑额,大都出自他的手笔,因为曝光率很高,想不出名都不行,人们称其字为“姜字”,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图丨姜立纲 《东铭册》(局部)
王世贞《艺苑巵言》曾说:“立纲小变二沈为方整,就其体中可谓工致。”因为评价很高,一时间风行海内,人人争相求购其字,姜立纲的字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甚至还出现了书法贩子专门造假,模仿姜立纲书法进行行骗。
上一篇:书法这样写,越写越清爽、越有味!
下一篇:吴昌硕《东篱秋菊图》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