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书法作品中漏字了该怎么补救?

时间: 2021-03-16
标签:


书友提问:书法作品中漏字了该怎么补救?

答:在书法创作中,似乎漏字是常见现象,即便是古代名家名作也很普遍。

例如王羲之《兰亭序》(冯承素摹本),第四行“崇山峻岭”漏了“崇山”二字;苏轼《寒食帖》,第六行“何殊病少年”漏了“病”字;黄庭坚《廉颇蔺相如传》,“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一句漏了“大王”二字(见下图);等等。

实际上,漏字也要分两类:一是写自己的内容,二是写别人的内容。

《兰亭序》是王羲之为“兰亭集会”作的序文,而且是现场作的,或可谓之序文的草稿,犹如我们写作文一样,第一遍先打草稿,修修补补在所难免。

《寒食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的两首诗,书写此卷的时间一说是同一年,一说是苏轼离开黄州后,总之不是现场作现场写的。

苏轼之所以会漏字(见上图),依我看,是因为当时他的心情低落所致——差点人头落地,劫后被下放到黄州当了个可有可无的小官。心情自然好不到哪去。

《廉颇蔺相如传》是司马迁的文章(载于《史记》卷八十一),黄庭坚属于写别人内容的一类。

《廉颇蔺相如传》字数颇多,纵然黄庭坚学富五车,当时未必还能通篇下来,据史料记载,书写此卷时候他已年近垂危。

人到晚年疾病缠身,记忆力和脑子的反应能力总是不比从前,提笔忘字经常出现,我一度认为他书写的时还看着原著,抄书,虽然这只是猜测。

如今书家大都属于写别人内容的一类,很少能看到写自己内容的,主要自己也没有著作,直接抄别人的,省事。

另一方面,书画市场需要。

曾有位善作诗词文章的书家,经常写自己的内容,但作品却很少能卖出去,他不解,便问市场负责人,负责人告诉他,要多写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譬如《唐诗》《宋词》《伟人诗词》之类,他从之,果不其然,大卖。

以上我们了解了为什么会漏字,下面来看如何补救。就目前来说,有三种方法:

1)参照古法

以《兰亭序》《寒食帖》《廉颇蔺相如传》为例(见下图),将漏掉的字直接补在左侧,位置在上一字和下一字的中间,个头最好小于正文。

2)效仿新法

以部分国展作品为例,将漏掉的字补写在落款中,如“白日依山尽”漏掉了“山”字,在落款中写“依后补山字”即可;

还有一种,就是将漏掉的字刻成一枚小印章,直接泠在上一字和下一字的中间(见下图)。

3)撕掉重写法

撕掉然后换一张新纸重写,这种方法无需介绍,是人都会。

无论是参照古法,还是效仿新法,总之记住一个原则:不能影响观瞻。

因为,补救一旦显得突兀,就意味着整张作品废了,最后只能撕掉重写,得不偿失。

虽说漏字是常见现象,也有法补救,但还是建议大家尽量避免,尽可能不让其出现,漏字究竟算不上什么光荣的事。

我的回答大家以为如何,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讨论啊!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初中海 · 一道读倪画谭(三)

下一篇:本期书籍热销榜——旭宇·《精选北魏墓志八种》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