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09 | 标签: |
2018年,郭富城与周润发联袂主演的电影《无双》,讲述了犯罪天才制造伪钞的故事,从电影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想要对钞票造假是十分艰难的, 因为各国钞票都有专门的印钞模具,还有特制的纸张,加上各种暗记、防伪线、防伪印花等等工艺,让伪造钞票变得十分艰难。
但即便如此,在过去还是会有假钞进入市场流通之中,对人们造成直接损失。以现代工艺之复杂,都还会有假钞出现,为何在古代的银票,明明就是一张纸,历史上却很少有人伪造银票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银票发展的历史。最早的银票出现在北宋年间,北宋商品经济发达,一旦进行大型贸易,铜钱和银两都会很重,而且在兑付上也会很麻烦,于是由局部地区商人公认的,具有价值承载能力的“交子”就出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银票逐渐被官府采纳,并且开始在全国发行, 而银票防伪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到了明代的时候,银票发展至鼎盛,而防伪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了,一下就是古代很少有人伪造银票的原因:
官府严控,材料难寻
在我们现在看来,古代的银票就是一张纸,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古人也不蠢,朝廷选择用来制造银票的纸张,是一种特别的纸张,其制造工艺被朝廷严格控制,都有对应的人来管控,一旦出现银票纸张流入市场,那么这些管理人就会被问罪,而且处罚十分严重,自然用来制造银票的材料就很难流入民间了。
此外,制作银票需要专门的印版。古代可没想现在的复印技术,想要靠着人力模仿来完全复刻银票上的字,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因此想要仿造银票,就必须获得银票上的印版,但是印版都牢牢掌控在朝廷手中,而且还会经常更换印版,让伪造银票变得更加艰难。
耗时耗力,成本极高
在无法获得专门的材料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就没人造假,纸张可以不断实验尽量贴近,印版也可以慢慢雕刻以求一模一样。但是要完成此举,就需要拥有极其优秀的造纸技术的人,然后购买各种造纸材料进行实验,还要请造诣比较高的精通书法的人和雕刻师或者铸造师,一个团队组合下来,少说也是十几二十人了。
而古时候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当时人口较少,而且讲究人际关系,哪家哪户有风吹草动,很容易就会被外界得知,更何况这么个大团队呢?而且就算是避开了官府的侦查,这么个团队想要制作出假银票,少说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因为银票发展到明清时期时,在银票上的印花就已经十分复杂,还有各种各样的图案、纹理乃至水印的工艺,更是给伪造银票印版增添了极大的困难,几个月的时间甚至还说少了。
这几个月维持这么多人的伙食、工钱还有支撑造假的花费,就算最后真弄出来了以假乱真的银票,总体说来还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印得多了,容易暴露,印得少又回不了本,谁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买卖”呢?
风险极大,处罚极重
除了各类印花、图案之外,银票还需要有各个专门机构的重重印章才能生效,而仿制这些印章也极其困难,而且还有重押、套押等等的要求,让伪造官府机构盖印更加困难。
而且在一些银票之上,还会专门写上伪造银票的处罚,以警告心怀不轨之人,轻则脑袋落地,重则诛灭九族,无论是哪一个,比起讲究人道的现代社会,古代的刑罚可是重了太多了,为了伪造那么几张并不一定能用的银票,却要葬送掉自己乃至家人族人的性命,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结语
而除此之外,在银票上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密押(可以理解为一种密码),或者故意写出的错字,让造假之人防不胜防。也正是因为如此之多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防伪方法,才使得古代很少有人去伪造银票,有这时间还不如好好看看地、做做买卖、读读书,钱来得干净,用得踏实,而这句话,也适用于现在的我们。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