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国画中的疏体和密体

时间: 2021-10-18
标签:


疏体和密体最早是用来评价人物画风格的,唐代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一可议乎画”。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东晋的顾恺之和南朝宋的陆探微所画人物笔迹周密,称为“密体”;张僧繇和吴道子笔下的人物笔迹疏朗,称为“疏体”。

女史箴图(唐摹本) (局部)
 

“疏”与“密”是相对的。一般说“疏”即疏朗、疏放、粗犷, “密”即稠密、精密、细密,这是画论中常用的一对概念。

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疏体和密体的概念逐渐被引用到国画的全领域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山水画中,王蒙和石涛的画风属于密体,倪瓒和渐江的画风属于疏体;在花鸟画中,徐熙野逸属于疏体,黄荃富贵属于密体。

东山草堂图(局部) 王蒙
 

王蒙受到外公赵孟頫影响,主宗董、巨传统。其作品取景繁密,结构复杂,重峦叠嶂,郁茂华滋,以繁复见胜。

疏体用笔疏略,以少胜多,不以繁密为格,用简练的笔墨把物象表现出来,而点画随意仍不失其神,达到笔不到而意到的艺术效果。

幽亭秀木图 弘仁
 

弘仁的画风为倪瓒的变格,画上坡石若淡若疏,骨力内蕴。树木的勾勒点染也出之以简疏的笔法,中锋下笔,复笔皴擦,看似简淡,实含腴润。

密体一般在章法上给人以满和重的感觉,但也仍要注意密而不窒,密中有疏,以繁密中透出空灵为妙。

在宋以前,密体画占绘画的主流。宋之后,随着文人画、写意画的兴起,疏体画也逐渐兴盛起来,疏密二体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且随着历朝历代画家们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领域中的不断实践,绘画理论的不断丰富,密体画的形式也逐渐完备丰满。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明代杜堇书法墨迹,又能作飞白体,宜乎宗之者众。

下一篇:米芾 行书《致伯修老兄尺牍》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