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07 | 标签: |
日前,“名园号静宜——清内府舆图《香山路程图》”学术沙龙在北京举办。
本次沙龙邀请了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翁连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倪葭、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溪、北京荣宝拍卖典籍部经理李林昊四位嘉宾,围绕古籍《香山路程图》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展开研讨。
即将现身北京荣宝拍卖2021秋拍的清宫廷彩绘本《香山路程图》尺寸为20.5厘米×16.1厘米,工笔重彩线装,由清代宫廷绘画机构如意馆绘制,是光绪皇帝、慈禧太后御制并御览之物。它不仅准确地记录了当时的地理信息,而且按照传统山水画绘制,颇为罕见,可谓宫廷艺术珍品,极具艺术性与观赏性。
《香山路程图》局部
舆图是古代的地图,体现山川疆域与行政区划。舆图分为四种绘制方法:形象画法、符号法、计里画方法、投影经纬法。《香山路程图》属于形象画法,突出描绘御路、桥梁、村镇、津渡、驿站、塘铺、衙门,每段道路皆注记里程,反映了古今交通道路的传承与变迁。图中以山脉、河流、城池、建筑为基本要素,着重绘出联系城镇间的道路,以体现沿着道路行进时向两侧观看的亲身体验。
清代有着十分严格的舆图图绘制度,根据《香山路程图》描绘的多处地点及建筑,可以判断舆图绘制的时间段。如神机营、光明殿、颐和园、海军衙门、万寿宫、紫竹院、新建宫门等,根据修建与被毁时间节点,可知此图应是1891年颐和园新建宫门之后,1895年海军衙门裁撤之前,颐和园二次修毕时所绘。《香山路程图》中的文字、图说、注记、贴签、里程,比文献记载更为直观,对于古代军事、行政、水利、祭祀、出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极为重要。
翁连溪认为,《香山路程图》传袭清代中期康熙南巡图之构图,是目前国内仅见的清内府彩绘舆图的线装本,可以开辟另外一种装潢形式。他同时指出:“此书清楚地为观者复原和展示出当时的建筑形式、人文地理,甚至是优美的环境,不但具有文献与资料性,也是一件极具学术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宫廷艺术珍品。这本书或为存世《香山路程图》中的唯一一本,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仅见的有关香山以及静宜园和其他三山五园相关的重要文物。”
李溪认为,《香山路程图》很可能是慈禧太后出行随身携带的“旅行指南”,“图中包括静宜园在内的一系列皇家园林,因此该图不仅属于皇帝、北京,更是属于来自全国各地进京做官的文人大夫”。
倪葭指出,此书的作者应该在早春时节中的某个清晨出发,描绘一路上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的北京城景象。在不少细节中,都能看出画家绘图之用心。
北京荣宝拍卖典籍部经理李林昊表示,这件《香山路程图》作为供皇帝御览的宫廷存世孤本秘笈,两岸故宫均未见同款收藏,在由私人收藏几十年后首度现世,甚为珍贵。李林昊还透露说:“荣宝团队把《香山路程图》当中所有景点都做了详细分析,梳理建筑的建成、兴盛、遭受掠夺、焚毁再到重建的过程后,将《香山路程图》绘制时间精确到1894年-1895年之间。《香山路程图》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息的精神,具有历史、艺术、文物、园林、文化、建筑史和北京城建史等重要价值。”
“此作如能入藏在园林博物馆体系中,例如被三山五园相关文博机构购藏,定属于最重要的文物之一;被国家机构收藏当然是最理想的归宿,如果被有公益之心的藏家购藏以后捐给国家,可谓圆满。”翁连溪说。
上一篇:柳公权真的是个害人精!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