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时间: 2022-01-24
标签:


孙伯翔先生最喜欢学生,也最受学生们尊敬,我忝列孙先生门下,从孙先生的言谈身教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启迪,更多的是道德上的教诲。

 

作为当代杰出的书法家,孙先生可谓百事缠身,书债累累。他曾屡屡婉谢许多方面的盛情邀请,以便用更多的精力投入创作。但对于学生们的请求,他却毫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南开大学书法社的同学们请孙先生到学校讲课。那时,孙先生的单位离南开很远,他下班后连饭都没吃就赶来了。同学们都觉得过意不去,请孙先生吃点儿东西。他说:“不用客气,不能让那么多同学等我一个人”。”尽管忍着饥饿,孙先生依然给我们上了生动的课。讲到激动处,他的嗓门儿格外大。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同学们:“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一个大学生,理应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决不能在自己的笔下出现错字、白字,否则贻笑大方,是对不住祖先的。”

 

讲完课,已经晚上九点多钟了。同学们要付报酬,孙先生执意不收,说:“你们穷学生,哪来的钱?留着买几张宣纸,多写几张字吧。”

 

十几年来,南开的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孙先生却始终关心、支持着南开大学书法社。他经常说:“同学们不容易,我为他们做点儿事,也是应该的。”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大学从事学生工作。应同学们的请求,我前去邀请孙先生来学校讲课。孙先生爽快地答应了。但由于学校用车紧张,不能派车来接,我感到很为难。孙先生毫不介意地说:“没关系,我骑自行车去。”那时,孙先生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了。为了不至于大疲劳,我们自换了三次车,才赶到了学校。

 

孙先生对学生一方面是关心爱护,一方面则是严格要求。我以为后者是一种更深沉、更高层次的爱。他希望学生超过自己,但决不允许他的学生到处招摇,欺世盗名。对于初学者,他总是推荐先临摹以雄强、刚健、浑厚、凝重见长的《张迁碑》、《西狭颂》、《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等,以变化气质,陶冶性灵。

 

在大学期间,我的三幅书法习作入选南开书苑在美国数所大学的巡回书展,还有一幅模仿孙先生的对联人选天津书法艺术节,不免有些得意起来。孙先生严肃地对我说:“艺术乃寂寞之道,不应存名利之想。取得点成绩,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艺术的路很长也很艰难,多看看前人的作品,多向老先生请教,才能找出自己的差距。再就是千万不要学我。不要走捷径,聪明人往往会办傻事。要肯于下苦工夫、硬工夫,要用聪明的头脑在笨处下工夫。艺术的使命是创造美,每个人都应从不同的途径创造出美来。”这段话,如当头棒喝,令我清醒了许多。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以前谈刘熙载的《艺慨》,总觉得他的“书如其人”之说过于玄妙。从孙先生身上,我才真正懂得了这一深刻道理。半个世纪的砚耕生涯,孙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北碑书法的集大成者”,是与他的高尚人格分不开的。如果离开孙先生的人品而单纯谈论孙先生的艺术,我以为是不完整的。实际上,孙先生的人品与艺术已经融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够成为孙先生的学生,实在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荣幸。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孙伯翔

1934年出生于天津武清县。

晚号“适叟”。

一生以魏碑书体立足于当今书坛,

2013年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5年获第五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关于书法创作时的心态

学书法,莫求名利,学书法的目的千万不要想着有一天成为大书法家,这样你反而会为其所累一无所获。作为书法人,我们一定要摆正位置,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宝,千百年来传承至今,在我们手里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继承也要变化,因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正所谓:万象皆点线,无处不方圆。

 

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要做到专家点头,群众鼓掌,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虚怀若谷这才是前进的方向。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关于怎么写好书法

书法要先从横平竖直开始,艺术性是后话,先从临摹仿照古人开始,学古出古,一提一顿皆有道理,要把每一笔每一画,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是活的,就像壮阔的钱塘江大潮其实是大自然写的“一横”,长白山百年苍松是大自然的“一竖”。

 

关于“继承”和“创新”

学书法要走好自己的路,还要继承和创新并行。只继承,圈在里面出不来;只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就拿我自己的学书道路来说,我过去是写唐楷的,后来写魏碑,现在我又把帖的东西也吸收了一些。此次书画展我写兰亭序、圣教序,就是有意尝试碑帖契合。

 

我有一副对联:“品酒醇醅迥异,学书碑帖无町。”现在我更趋向于写得和谐、清凉,最后追求的是清凉之境。所谓清凉之境,就是想让人越看越舒服,越看,越清凉,这是我的目标。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当代书法名家·孙伯翔

 

关于“帖学”和“碑学”的看法

人人都有偏爱,偏爱乃为自然,偏见则是极大错误,误人误己,书法人应该有包容宽广之情怀。我学魏碑,爱其将军之体,健将之躯,雄而不狰,威而不猛,切忌狂怪。一生长旅,转益多师,既喜碑又喜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我一生理想。对任何一种碑帖,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追至底,自会成家,也自然有变。

 

现在写碑与写帖的人都不少,光写帖就会缺少刚强与浑厚,光写碑就会缺少韵味与精微。写碑与写帖的人不能互相贬低,对于碑与帖都应该衷爱它,它们没有截然的界限,关键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换句话说,碑有碑的优势,帖有帖的长处,碑帖结合就是优势互补整合,使书法的形态更多变化,内涵更丰富,美感更强烈。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怎样学习画好山水画

下一篇:当代艺术家·蒋莉 作品赏析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