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时间: 2022-03-28
标签:


旭宇先生自幼承家学,酷恋诗、书。6岁起吟诵诗词以为趣中兴事;而历十余年临摹颜体略悟达摩面壁之通灵。亦为日后的诗、书润泽磨砺做了坚实的准备。

 

清人刘熙载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书圣王羲之曰,“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宋人黄庭坚则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诗人刘小放称旭宇先生的书法“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他的书作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旭宇独具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

 

今日起,请随书画家影像网一起感受文化的力量,走进旭宇先生的诗、书天地,此为连载,内容均摘选自《走近旭宇》一书,作者总结分享了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的心路历程,诸位学者对他的评价,包含了一些创作细节以及趣闻轶事,请持续关注!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

——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选自《走近旭宇》)

有幸得观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此作以传统书札之形式,穿越 历史,遥寄先贤,或帝王伟人,或圣贤大德,或名臣武将,或巨匠大家,一人一 通,盖三十许,历四千载,纵横古今,娓娓而谈。展卷品读之际,感悟良多。

先生每通书札,既简而短,多在七八行间。甫一检观,但觉毫锋起伏,意态 挥洒,实奄贯诸家,而尤多魏晋风味。盖先生之书,人知其碑帖融合,而渐老渐 归于江左一脉。此数十札悉从二王尺牍中来,行势参差,或平或阙;笔致娴雅, 时行时草,翰逸神飞,一派灵和。然其毫发之间,又微存变化,《致夫子》则意 多醇和,《致大令》则势有纵逸,《与鲁公》则气涉苍茫,《致渊明》则味趋淡 泊,是乃神契古人,别样多矣。三十帧合而观之,仿佛右军《十七帖》二十九 通,古今衔应,入得山阴阃奥矣。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先生三十书札,以其识见而感发情怀。在与古今名人书寄往还之间,从容 谈吐,而能切中肯綮,识见不凡,尤显家国情怀。其所寄者,帝王将相居多,皆 为历史之大作手。诸如谈大禹以禅德,论始皇以功过;藐汉武帝之淫威黩武,嗟 曹孟德之七十二冢;憾王昭君之和亲,叹诸葛亮之无救汉室;赏唐太宗之贞观之 治,赞孙中山之推翻帝制,大率立论高远,心系家国,拳拳之意,见诸楮端。

先生情怀所至,时或由古及今,针砭时弊,往往一针见血。孔夫子“述而 不作”,而今“后学之人,惟恐无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今“书 生下海,辱心为官”。枉效怀素之徒,是以“染尘而为沽名之途”;鲜有静安之节,多作“狼子野心之政客”。所云为学、为商、为名、为官之弊,但以毫锋轻 刺,警悟世人,意有所劝,聊寄深心,不唯但发“今日之潮流,古道远矣”之浩 叹也。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寄给历史之书札(局部)
 

先生乃深通于艺者,三十书札之中,亦多艺坛名宿。凡笔之所到,诗文书 画之属,得其环中,颇涉理趣,亦见襟怀。于书家之中,右军之帖学,大令之逸 气,信手拈来,而最为动情于颜鲁公,慨然以为:“中华之英烈,书坛之典范, 与右军同登书圣之位,当无愧耳。”至有“土门关辟成祭侄文稿园”之议,其殷 殷之怀赫然可见。至于诗词,以为“诗词之格,自人创之”,易安、东坡各为一 家,而毛主席挟天地英气,“当令千家词人闭口”。古今小说之中,以为蒲松龄 《聊斋志异》“妙笔生花”,“绝盖古今”,“当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洵是 不刊之论。若乃诗书关联,时或偶有涉及,譬如《致山谷》书中,亦见先生学养 贯通之处。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局部)

 

品读先生书翰至此,其识也精,其情也深,而其行文也妙。虽古今三十先 哲,赫赫声名,先生或“恭敬”,或“崇拜”,或“推崇”,或“顶礼”,然则 行文之中,一派从容娴雅,有击赏,也有商榷;有调侃,也有诘问。推心置腹, 侃侃论道,如晤故人,都无半点扭捏造作,全从心底自然流出者。大抵神交古 人,了无挂碍,乃能心态平和,轻松如此,而文风隽永有味。

——(天津美术学院教 授:杨健君)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局部)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从时间上,重点放在2014年旭宇艺术研讨会之后,因为之前《大家旭宇》的 刊行,算是对先生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蔡子谔先生所著《旭宇传》,也系统地介 绍了旭宇先生起伏跌宕的不凡人生经历。至于有些与此后发生的事件相关联的事 件,必要时本书也会回溯。这两本书对本书的写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此 一并感谢。

 

从文笔上,旭宇先生再三要求,一定要朴实无华,不能有溢美之词。这样的 要求对我来说是有点难度的。我的秃笔本就写不出老师的深度、高度和广度。但 是,出于对老师操守的尊重,只能多引用其他老师的说法,不雕琢,以免违背了 先生的初衷。

 

但是,我还是会继续保持对先生的关注,争取进一步走近他,解读我们这个 时代应运而生的旭宇现象。

 

值得庆幸的是,在本书中我和大家分享了许多旭宇先生过去尚未发表过的趣 闻轶事,分享了他对历史、文化、书法、教育等领域问题的独立思考,分享了一 些过去未曾披露的故事细节。这就使得我们曾经感到朦朦胧遥不可及的旭宇形象 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走进旭宇》作者张三铁(左一)与旭宇先生在黄河岸边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怀抱观古今 深心托豪素——品读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

 

旭宇 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收藏家、学者、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书法艺术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息。所作将碑帖融于笔端,古意直追前贤,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沟通南帖北碑,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一代新书风。并在书学理论上有诸多前瞻性的创见。

诗坛泰斗臧克家这样称道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蔡襄《思咏帖》,其代表作之一!

下一篇:当代"黄宾虹"·初中海:黄宾虹的山水艺术暨画学思想对画坛的意义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