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时间: 2022-05-18
标签: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杨开刚,号清父,江苏沭阳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擅长山水兼习花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北方工业大学书画特聘教授,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北京大学邹立颖水墨画工作室画家,宿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参展经历:

作品曾获北京国际水墨画展铜奖、中日友好交流展银奖、第七届当代山水画展优秀奖等。

入选颜真卿杯魅力句容全国书画展;

中美协举办的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

2017年重温经典娄东第三届全国山水画展;

2018年国风盛典首届全国中国画展;

2018年神圣长白全国中国画展;

2018年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展;

2018年金城流韵全国中国画展;

2018年美丽中国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中国画展(获奖);

2018年第三届民族美术双年展(获奖);

2019 年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手机横屏观看 效果更佳)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

——水墨写生观

文|杨开刚

 

中国山水画,自六朝始乞今,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审美体系并产生了许多山水画大师,但我们纵观这些大师们的作品,都有一个明显的地域特征。由此可以推论,古人画的山水都是从生活中来,并非空中楼阁的突发奇想,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对自然山水的钟爱,对自然山水的揣度,才逐渐引申到画面上来的。如荆浩、关仝居于太行洪谷,作品有太行的雄俊之气。范宽久居終南太华,作品即有关陝之气。质朴雄浑的地域特征很明显。董源、巨然居江南,山多为丘陵,空气湿润,故所做作山水都平淡天真,无奇峭之笔。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江西庐山有很大相似之处。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写生在古代早已应用是不争的事实。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写生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硬笔写生、毛笔写生和记忆写生,也有二者兼有。一般画家大多以硬笔写生或软笔写生,但天才画家会靠记忆写生,且作品亦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质。如古代吴道子奉旨去嘉陵江写生,空手而归,皇帝问他要作品,他说,“巨天粉本,但在胸耳”。然后取来一匹绢。一日,便绘出嘉陵江三百里的风光。近代傅抱石随江苏国画院学生团赴华山写生,因体胖无法爬上峰顶,他只在山底勾了几个小稿,回来根据记忆创作出《漫游太华》等传世名作。

 

这里,我重点谈毛笔写生即水墨写生。我在画水墨写生时不仅仅是为了搜集素材,更是为了完成一幅写生作品。写生的目的就是为自己的创作服务。如果没有写生经验,凭空想象出来的作品,则会苍白无力、没有生气。写生时画家通过对自然山川的观察交流体悟对话,将自然之境升华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有笔墨意境的作品,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一、笔墨

 

笔墨是山水画家的基本功,笔墨造型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古代山水画的临摹和练习书法得来的,同时要对理论加以研究才能理解笔墨的真正含义,而不是仅仅理解用毛笔、墨汁画画。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与传达,画家情感的舒发与流露,都是通过笔墨呈现的。

 

画家通过用笔的轻重缓急,正侧逆转,提按,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思。笔墨的驾驭能力,和画家的性格,艺术修养和人生阅历也有关系,有的画家在写生时虽然画出了一些生活气息,但笔墨不好,作品就不耐看。如潘天寿的性格耿直,倔强,用笔就有霸焊气,李可染性格温和敦厚,线条就厚而拙,傅抱石豪放大气,用笔就潇洒奔放。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二、构图

 

画家在写生时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景致时,往往会一时茫然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我们在画面处理上进行重新布置和安排。从大局出发,知道自己想表现什么,突出什么,前后关系怎么安排,黑白灰怎样布置,有的放矢,惨淡经营,要用简练的手法对客观景物进行艺术上的处理和归纳,而不是状物。当然也不是和客观对象完全没有关系,要有现场感,这里面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如果照抄对象那就是风景画,就没有艺术价值。如果和物象没有关系,那外出写生就失去了意义,还不如呆在家里好好训练自己的笔墨。构图时要注意画面的纵横之势与边角关系。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三、取舍

 

取舍在写生中很重要。画家在写生时主观因素一定不能被客观物象所左右。自然景物是杂乱无章千头万绪的,而画家写生时通过观察将自然万象融汇于心,再表达为主观的心灵图画。而这种图画的本质与精神取向,是通过笔墨呈现的。画家对笔墨的理解和重视,体现了他对山水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解。可以这么说,笔墨价值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区别就在于有主观化的笔墨体系与笔墨的独立审美价值。以造化为师,又不被造化所困。笔墨不仅是山水画造型的手段,同时也是画家审美理念与人格魅力的艺术再现。石涛云笔墨当随时代。当代的笔墨离不开传统,但又不能困于传统,也可以借鉴西方技法,笔墨的当代性是我们当代画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

 

用艺术的眼光看待客观物象,根据画面立意的要求,将有代表性的、最能表达我们创作意境的景物提炼出来进行重点刻划。其他的景物则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处理,该虚的弱化,该舍得拿掉,该隐藏的隐掉,不必拘泥于现状,可以东挪西借,一切为画面服务。这样才能明确表达我们的创作意图,只要能刻画出客观景物的特质,并表达出画家的创作理念,才有更好的表达自然景物的精神,创作出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现场感的写生作品才是好作品。写“生”不是写“死”,要写活,活才是写生时最重要的。构图形式有高远深远平远诸法。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四、虚实关系

 

黄宾虹说:作画,实处易,虚处难。写生亦然。虚实关系处理对画面的意境营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实是指具象的,即实景。但虚不是白也不是无。虚有白虚,有实虚,灰虚,黑虚,实中虚,白中虚,虚中虚。虚与混沌有关系,在画面处理中应以实为主,虚为辅,虚一般通过明暗,云烟,疏密表现出来的。“”虚”是画面的精髓,虚的好能达到一烛之光,通体皆透的效果。如果一幅写生作品画的很实在,清楚就不空灵,就没有情趣。所以说虚实的处理是画家审美高度和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虚实关系处理好,作品就生动就有灵气。反之则是景物堆砌,就像画照片,作品就平淡无奇没有内涵,在处理虚实关系时一定不能被客观物象所困,要大胆想象,也可以空穴来风。大胆虚化,只有“”虚”的好,才能将”实”突出,只要将“”实”的位置安排好,就可以我为主,在画面上纵横驰骋,心无挂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作品的高度主要取决于画家的眼界和境界的高度。我们在学习中要拓宽视野,多从其他姊妹艺术中汲取营养,不固守于古人,古今中外都可以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五、对比关系

 

在一幅写生作品中,一定要注意对比关系。对比关系处理的好,画面就有味道,信息量就大,呈现的画面就不会平庸。在一部作品中对比关系无处不在,比如点与线的对比,点与面的对比,线与面的对比,面与面的对比,曲与直的对比方,方和圆的对比,大和小,高与矮,黑与白,虚与实,浓与淡,色无墨,藏与露等等。对比关系处理得当,画面就和谐,就有节奏。画面整体不和谐就是各方面关系没有处理,看起来就不舒服不自然。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六、意境

 

意境是一幅画高低水平的重要标志,意境是我们从客观景物中看不到的,它是画家内心活动的视觉化呈现,是画家此时此刻情感的体现表达,是超越物象的内心光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感悟不可触摸,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没有达到一定的笔墨高度是无法理解意境的,它是画家物我相融的产物,也就是黄宾虹说的“内美”,文人画家追求和推崇的境界,它是画家艺术修养和自身品格决定的,画家在对自然景物的营造中,注入自己的情感 、世界观和审美理念而得出的产物,艺术家艺术水平的高低在意境上一览无余。如何提高意境,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强笔墨的表现力,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格。

 

总之,在水墨写生中,对待每一张作品都以创作的态度进行营构,以意境创造主旨,书法用笔入画,以虔诚 的心态去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才能从自然景物中获取灵感。大胆突破自己固有程式语言,拓宽视野,博彩众长,从生活中培养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建构出属于自己的有时代特征的笔墨语言,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品。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作品欣赏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手机横屏观看 效果更佳)

以意境创造主旨——当代艺术家·杨开刚的水墨写生观

 

(手机横屏观看 效果更佳)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本期书籍推介—王羲之 ·《兰亭序》

下一篇:永不消逝的文字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