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6-10 | 标签: |
公告:
刘猛临作《李璧墓志》第四版 即将售罄,《李璧墓志》是非常有金石气的作品,是魏碑的集大成者,纵览《李璧墓志》,有一个典型的布局特点,在行与列的关系处理上采用行距小于字距,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左右字距近,上下距离较远。在章法安排上,呈现出一种庄严高古的气象。
《李璧墓志》第四版则是刘猛老师总结第一、二、三版临摹经验的基础上笔法的再一次提升,更注重笔法线条的锻炼,完美遵循原碑的形态和用笔,同时融入自己的笔意,将魏碑丰富的笔法和多样的结构更自然的呈现出来,比起之前的多了一些自由洒脱之态,整体布局更加生动有趣。
启功先生说:『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魏碑的笔法趋同秦汉的金石碑版。不管是古穆凝神的先秦大篆还是重厚朴拙的秦汉篆隶,都是以中锋为宗。魏碑在此基础上对中锋线条的呈现形态进行了变化,由以前的圆起圆收丰富为圆起、方起、方收、圆收,尖收等。《李璧墓志》第四版书写运笔快慢和字形的疏密变化均有所体现,在笔画处理方面,更是凝涩有力、蓄势待发,静中有动,表现出上快下慢、上急下缓,弥漫着疏密有致、空灵生动的气息。
书法临摹,是博大精深的,我们总是在不断学习中进取,因此,我们要知道学什么,然后我们才能找到字帖本身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李璧墓志》的精神状态在哪儿呢?就在它的笔画和结构之中,刘猛老师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为书法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只要学会临摹每一个笔画的“法、意、势”那么一个字的神采就出来了!所以,想要让书法更上一层楼的您,千万不要错过哦!
预告:
刘猛临作
《李璧墓志》第五版
即将上线
老朋友都知道,我们之前推出的《李璧墓志》前四版,火出了楷书临作圈,被各位书法爱好者们喜爱(在这里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而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推陈出新,应各位所邀,《李璧墓志》第五版即将来袭,敬请期待。
《李璧墓志》
▼
《李璧墓志》的结构具有较强的魏碑型的特点:内紧外疏、宽博自由、大小参差、欹正相生。从边缘外接形的角度分析,其边缘处笔划起、止点处占位充裕,体现出外围宽博疏朗的特点。虽然字距、行距较大,但被长笔划点位、分割之后,既加强了字间、行间的联系,又能使空白(外围空白与字内空白)形成内外沟通,行的两侧边缘笔划之间在齐与不齐之间,齐处在于边缘处大致到达了最宽点,撑住了大外形,使字间谐调统一;不齐处在于两侧边缘处笔划略有局部的少量的凹凸进出,塑造出行的大外行的开(凹)合(凸),进一步形成了行间的穿插组合。
此外,在横向的列间关系上, 也具有齐中不齐的特点,齐处在于边缘处大致到达了至高点与最低点,撑住了整体结构,使列间谐调同统一;不齐处在于边缘处至高点与最低点处笔划略有局部的少量的高低起伏,塑造出横向列的大外形的开(长)合(短),进一步形成了列间的穿插组合。
临写时应注意不能把边缘处起止点的位置做反向的修整,如本来好的笔划被斩掉一大段,致使外形轮廓不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将边缘处做好理性的判断,再进入内部结构的塑造。从框架型主笔的角度分析,对整体结构起到支撑与分割作用的是框架式的主笔划,占据决定性的位置上,虽然这部分笔划数量少,但体量重,定局面的主体体势,其作用类似于建筑力学原理的框架支撑。相对于框架部分而言,其余的笔划起辅助作用即对平衡的调节,虽然这部分笔划数量多,但体量相对轻,微调、补足主体的体势。
◆ ◆ ◆
《李璧墓志》第四版
书籍欣赏
书籍基本信息:
书 名:《李璧墓志》刘猛临作(第四版)
作 者:刘猛
制 作:北京京兆峰广告有限公司
监 制: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页 码:80P
定 价:48元
▵以上为刘猛老师临作书籍,如有需求,可通过以下方式直接联系!
电话
13811245599
13240728217
刘 猛
1971年出生,大学文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
已出版《李璧墓志——刘猛临作》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元绪墓志——刘猛临作》第一版、第二版,《爨龙颜碑——刘猛临作》第一版、第二版,《张猛龙碑——刘猛临作》第一版、第二版,并广受好评。
获奖入展情况: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作品展展;
“刘禹锡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魏碑圣地”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大赛三等奖;
安徽省首届楷书精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象山书院杯”全国书法展三等奖;
第二届“华东书院杯”全国书法,美术,篆刻作品展三等奖;
首届“赵州桥杯”全国楷书作品展一等奖。
作品欣赏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