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旭宇 | 贯通古今的学养情怀,兼通文墨的本色迹化

时间: 2022-08-29
标签:


旭宇先生自幼承家学,酷恋诗、书。6岁起吟诵诗词以为趣中兴事;而历十余年临摹颜体略悟达摩面壁之通灵。亦为日后的诗、书润泽磨砺做了坚实的准备。

 

清人刘熙载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书圣王羲之曰,“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宋人黄庭坚则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诗人刘小放称旭宇先生的书法“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他的书作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旭宇独具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

 

今日继续随书画家影像网一起感受文化的力量,走进旭宇先生的诗、书天地,此为连载,内容均摘选自《走近旭宇》一书,作者总结分享了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的心路历程,诸位学者对他的评价,包含了一些创作细节以及趣闻轶事,请持续关注…

 

贯通古今的学养情怀 兼通文墨的本色迹化

——旭宇《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蠡解

(选自《走近旭宇》)

 

旭宇《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的面世是当代书坛的重要事件。《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不仅是先生的自作文词和书迹,而且其中包含了先生对贯穿中华数千年文明史的理解,涉及政治、军事、文学、哲思、书法等多方面内容,融汇儒释道、经史子集多层次的广博内涵,同时也是其碑骨帖韵、今楷探索、文心墨象成熟书法的自然流泻。

 

文化生涯与对话历史文化

 

旭宇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军营做《军垦战报》记者,出版诗集,转业到河北 省文联担任《诗神》主编,担任书协领导,风雨几十年,他一路走来,始终是以 一名学者、一名不断耕耘的文人在前行。从上大学时,他即迷恋上对古代经典的 阅读。这些经典滋养着他的身心、润泽着他的诗文和书法。

 

作为诗人书家,旭宇 始终以国学诗文和个人的文化思考为书写对象,使其书作始终包含有浓重的文化 内涵。《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正是其数十年国学传统文化研究和思考的深厚积淀与阐释、抒发与表达,以手札的形式打开跨越先秦至近现代的时光隧道,与大禹、孔子、老子、范蠡、秦始皇、韩信、汉武帝、东方朔、王昭君、诸葛亮、曹 操、嵇康、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李世民、李白、吴道子、惠能、颜真卿、 柳公权、怀素、苏轼、黄庭坚、岳飞、李清照、王宠、蒲松龄、王国维等历代先贤对话交流。这种交流是那么的如促膝般轻松,又是那么的如对尊者之庄重。其或颂先人之功德,或叹史实之得失,或感文脉,或论书兴, 或臧否功过,或借以讥批时弊,总而言之,其有感而发,不做中庸俗说,皆言之有物,读之感心。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碑帖兼修归于写心的笔墨大成

 

旭宇幼年习颜,弱冠摹晋帖,兼习北碑。其研刻帖,访碑林,朝习《兰亭 序》,暮写造像体,于诗书结合、古今结合、碑帖结合中渐成碑骨帖韵风貌。及 担任中国书协副主席兼楷书委员会主任,旭宇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提出了 今楷书法创作创新理念。古稀之年,以青春之激情力习大草。在楷书、草书静与 动两级探索之后,旭宇由“笔势峥嵘,辞采绚烂”而复归平淡,在书写《诗书杂 谈》《小窗幽记》等手札后,又一次以文人书家的平常情怀书就了长达五六十 米,笔墨纵横挥洒的《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四卷本册页。静赏其书札草稿,我 们会发现,其纵横涂抹处,不难见其颜鲁公的饱满厚重,亦可见二王萧散简远之 晋人风韵,更有北碑的雄健风骨,又可见宋人的郁郁书卷气息。这无疑是旭宇先 生文墨兼善和笔墨锤炼数十年的人书俱老的集大成,是当前阶段性书艺成就的巅 峰之作。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文人品格本色的迹化流泻及其时代的标杆意义

 

旭宇先生从骨子里讲,是一位诗人,一位富有情怀的文人。他的文化成就自然表现于诗歌、国学修养、艺术哲思、书法创造等多个方面。而他的书法的最高成就自然应该是其跨越笔墨技法的探索,回归其平淡地写心、写志、写情怀的随笔记录。代表王羲之最高艺术成就的是《得示帖》《二谢帖》《丧乱帖》,代表颜真卿最高书法成就的是其《祭侄稿》,能够成为代表旭宇书法高品位成就的书迹也必然是其在自然挥洒中自然表现其情怀幽思的随笔札稿。

 

《寄给历史之书札 草稿》正是旭宇卸却一身社会职务后,于从容娴雅中遥寄历史幽思,与古先哲、 帝王、诗人、将军、书家等的对话笔墨印记。这是先生人书俱老,文人本色的人格迹化。

 

旭宇的多方面文化艺术修为和成就,迹化于书法的创造是数千年中国书法主 流精华文人书法于当代的真正继承和时代性赋予,其必将具有相当的标杆影响与意义。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河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主任:胡湛)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从时间上,重点放在2014年旭宇艺术研讨会之后,因为之前《大家旭宇》的 刊行,算是对先生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蔡子谔先生所著《旭宇传》,也系统地介 绍了旭宇先生起伏跌宕的不凡人生经历。至于有些与此后发生的事件相关联的事 件,必要时本书也会回溯。这两本书对本书的写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此 一并感谢。

 

从文笔上,旭宇先生再三要求,一定要朴实无华,不能有溢美之词。这样的 要求对我来说是有点难度的。我的秃笔本就写不出老师的深度、高度和广度。但 是,出于对老师操守的尊重,只能多引用其他老师的说法,不雕琢,以免违背了 先生的初衷。

 

但是,我还是会继续保持对先生的关注,争取进一步走近他,解读我们这个 时代应运而生的旭宇现象。

 

值得庆幸的是,在本书中我和大家分享了许多旭宇先生过去尚未发表过的趣 闻轶事,分享了他对历史、文化、书法、教育等领域问题的独立思考,分享了一 些过去未曾披露的故事细节。这就使得我们曾经感到朦朦胧遥不可及的旭宇形象 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走进旭宇》作者张三铁(左一)与旭宇先生在黄河岸边


 

 

旭宇 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收藏家、学者、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书法艺术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息。所作将碑帖融于笔端,古意直追前贤,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沟通南帖北碑,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一代新书风。并在书学理论上有诸多前瞻性的创见。

诗坛泰斗臧克家这样称道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于涌津 | 荒古真意·初中海师生作品提名展

下一篇:初中海 | 一道画语——初中海焦墨随感2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