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9-05 | 标签: |
唐代的古文名篇有不少,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杜牧的《阿房宫赋》、韩愈的《师说》都是传世名篇。但唐代最脍炙人口、传颂最多的还是大诗人刘禹锡的一篇《陋室铭》,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振奋了多少身居寒窑的读书人。
《陋室铭》一经问世,几乎“洛阳纸贵”,不少书法家也都传写这一名篇。明代书法家赵孟、董其昌都写过此篇。要说有明一代哪位的《陋室铭》写得最好,当属文徵明。
文徵明行书《陋室铭》写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七月初五,此时他已经“八十有四”,年老而笔不衰。
帖中原文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徵明行草书学自王羲之、王献之、智永一脉,并吸取张旭怀素狂草的恣睢。《陋室铭》洒脱而又秀美,用笔精到而流畅萧散,但不失草书的气势磅礴。
通篇字里行间如“之”“有”“不”“高”深受王羲之《兰亭序》影响,点画舒展多姿,行笔气势连贯,笔墨苍润高古,气韵隽秀雅逸,有一种“天工与清新”的杂糅感。
在具体字形中,点画露锋饱满,逆锋收笔,并以侧锋写出,仪态多姿,同字但风格不同,无丝毫重复单调之嫌。
李登称赞文徵明:“书家拟仿,虽极品皆可致力,所谓步步趋趋,惟草圣如颠素不可拟仿,何?危波以纵逸。而以拟仿,神先乖隔。故能逼真,所谓飘逸绝尘而瞠乎其后者也。”
文徵明行书危波纵逸,飘逸绝尘,恐怕只有草圣张旭、怀素复生才能超越。一向以小楷闻名于世的文徵明,其行书水平亦能傲视整个明代书坛。
《陋室铭》常被写下挂于墙壁之上勉励自己,人人都希望自己“身居陋室而不改其志”,如同孔子、杨雄、诸葛亮那般身居草庐,交往的全是鸿儒博学之士。
文徵明亲自书写的《陋室铭》不仅有刘禹锡之气度、还有文徵明的与世无争、大智若愚,其格调之高雅,感染人心。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