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旭宇 |文人书家

时间: 2022-09-13
标签:

旭宇先生自幼承家学,酷恋诗、书。6岁起吟诵诗词以为趣中兴事;而历十余年临摹颜体略悟达摩面壁之通灵。亦为日后的诗、书润泽磨砺做了坚实的准备。

 

清人刘熙载言,“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书圣王羲之曰,“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宋人黄庭坚则云,“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诗人刘小放称旭宇先生的书法“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他的书作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旭宇独具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

 

今日继续随书画家影像网一起感受文化的力量,走进旭宇先生的诗、书天地,此为连载,内容均摘选自《走近旭宇》一书,作者总结分享了旭宇先生《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的心路历程,诸位学者对他的评价,包含了一些创作细节以及趣闻轶事,请持续关注…

 

“兰亭”遗韵 “祭侄”流风

(选自《走近旭宇》)

读旭宇先生的一组“寄给历史之书札”,倍觉欣喜。原因是一则这种形式极为新颖别致,迥出俗流;再则手札书法极为飘逸儒雅,深得王羲之《兰亭序》、 颜真卿《祭侄稿》之趣。尤其是手札的草稿,作者在草拟的过程中信手挥洒,不 计工拙,而自然表现出作者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力。

 

旭宇先生乃当代著名的文人书家,之所以特意指出“文人”二字,是因为此乃旭宇先生与当代许多书家的最大不同。当代书家塞途盈衢,如鲫过江,然能当得起“文人书家”四字者实在凤毛麟角。文人者,不唯研经通史、舞文弄墨,要须有家国情怀,修齐之志,挹往知来,察古鉴今,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旭宇先生久以书法名满天下。其书自颜真卿三稿植基,融会“二王”手札, 得其萧散意趣,又以北碑笔法遒润之。冶诸家于一炉,酿造出独具特色之个性风貌。旭宇是一个真正能打通南北、融会碑帖的书家。观旭宇先生的书法,完全是以颜真卿的宽博体势写“二王”,以“二王”的巧丽笔法写颜体;其浑劲的线 条、畅贯的笔势,以及用笔的承启连缀、牵丝映带来自于颜,而行笔的提按顿 挫、垂缩逆回,以及精致的结裹、娟美的体态则明显取自“二王”。然而与颜氏 比,旭宇的笔下显然少了几分致密激荡,而多了几分萧散从容;与右军比,旭宇的行笔又少了一点琐屑细腻,而多了几分刚健清新。值得一提的是,旭宇先生的书法小大由之,真可谓是“大字径丈,方寸千言”。这主要得益于他融会碑帖、 杂取百家的多方面的修养。近年创作的与古人信札,是他小字行书的典型代表。 既是匠心独运的精心之作,又有萧散的韵味,可谓脱尽烟火气息,超然物外的神来之笔。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手札尺牍虽是文人书法常见的形式,本不足奇,然与古代圣贤通信,实属异想天开的文人妙思。旭宇先生的这组信札,写给历代贤哲,于其事迹功业、思想主张提出个人见解,或颂扬,或探讨,或别解,或问难,直接与古人对话,直摅襟怀,读之令人耳目顿豁,会心一笑。充分体现了旭宇先生“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文人情怀。而旭宇以书法作品写散文白话之类,与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又显得新,语言文白相间,亦庄亦谐,亦真亦幻,亦古亦今,真是随心所 欲,无施不可。今人与古人相隔千百年,时代的差异、观念的转换,本就有巨大的腾挪空间,作者发掘出这样一个足供自由飞翔的广阔天地,自然是得心应手, 如李杜之诗,苏韩之文,任意挥洒,着手成春。手札的语言也十分优美,与其深邃的思想非常吻合,读来不但是一种艺术享受,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这样精彩而又新颖的内容与旭宇先生精湛的书法艺术结合在一起,使这组作品注定会成为传世的佳作。

——(中国书协第四届学术委员:西中文)

《寄给历史的书札》局部

 


 

 

从时间上,重点放在2014年旭宇艺术研讨会之后,因为之前《大家旭宇》的 刊行,算是对先生的一次阶段性总结。蔡子谔先生所著《旭宇传》,也系统地介 绍了旭宇先生起伏跌宕的不凡人生经历。至于有些与此后发生的事件相关联的事 件,必要时本书也会回溯。这两本书对本书的写作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在此 一并感谢。

 

从文笔上,旭宇先生再三要求,一定要朴实无华,不能有溢美之词。这样的 要求对我来说是有点难度的。我的秃笔本就写不出老师的深度、高度和广度。但 是,出于对老师操守的尊重,只能多引用其他老师的说法,不雕琢,以免违背了 先生的初衷。

 

但是,我还是会继续保持对先生的关注,争取进一步走近他,解读我们这个 时代应运而生的旭宇现象。

 

值得庆幸的是,在本书中我和大家分享了许多旭宇先生过去尚未发表过的趣 闻轶事,分享了他对历史、文化、书法、教育等领域问题的独立思考,分享了一 些过去未曾披露的故事细节。这就使得我们曾经感到朦朦胧遥不可及的旭宇形象 逐渐清晰明朗起来。

 

《走进旭宇》作者张三铁(左一)与旭宇先生在黄河岸边

 


 

 

旭宇 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收藏家、学者、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书法艺术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息。所作将碑帖融于笔端,古意直追前贤,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沟通南帖北碑,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一代新书风。并在书学理论上有诸多前瞻性的创见。

诗坛泰斗臧克家这样称道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中国书画家影像网提前祝您中秋快乐!

下一篇:王僧虔,书法淳朴有骨力,书论揭示最高审美境界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