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写意画的意境、意气、意趣……

时间: 2022-11-10
标签:

大写意之“大”,如孟子所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它往往能表现出人格的伟大,心灵的伟大,和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博大精深;大写意之“写”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绘”与“画”,它是基于书画同源的的笔墨精神,是以具有抽象性、音乐般节奏的书法艺术来写形、写境与抒情,是画家情感的诗意的呈现;大写意之“意”是艺术作品的意境、意气、意趣。

▲《泼墨仙人图》 梁楷

 

什么是写意画?写意画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较工笔画更能体现所描绘景物的神韵,也更能直接地抒发作者的感情。

▲《墨葡萄图》 徐渭

 

写意画由来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浓淡,笔意清润"的泼墨山水。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五代徐熙先生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写意画已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山人、石涛、李 、吴昌硕、齐白石等发扬光大,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画法。

▲《松树八哥图》 法常

 

写意画的用笔方法,历代画家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

(1)笔意

就是要意在笔先,画家下笔时要心使腕运,以一种特定的情感、意念去驱使笔墨,才能因意成像,以像达意。笔意是用笔之总要,无意之笔是死笔。历代画家创造的艺术,所以能激动人心,主要是画家在笔墨技巧中融进了激情和意趣。

▲《秋鹰图》 林良

 

(2)笔力

就是运笔的力度感,是形式美感的重要因素。笔的力度感有两种内涵:

第一是功力的力。所谓“力透纸背”、“笔能扛鼎”就是一种运笔功力的表现。表现运笔功力的程度有“老”与“嫩”之说。功力的老到,要有一个长时间的锤炼过程才能做到,所谓“学力到,心手相应;火候到,自无板、刻、结三病矣”。功力老到的画家,即使柔细的线条,也能做到柔中有刚,棉里藏针,有内在的力度。而初学者,无论使多大的劲,笔痕还是稚嫩无力,所以,笔力是一个长期的功夫。

▲《眠鸭图》 八大山人

 

第二是气力的力。属于用笔技巧,只要掌握用笔的方法和规律,就能做到。运气使力的方法,首先是下笔前的用意要有力,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然后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把全身的气劲由臂至腕,由腕至指,再由指把力注于笔端,使劲力自然透出笔端。切忌表面的剑拔弩张、火气十足。

▲《五羊仙迹图轴》 苏仁山

 

(3)笔韵

所谓笔韵,有韵味和韵律二种含意。韵味,就是要求通过用笔的轻重、虚实、刚柔、方圆、徐疾、顿挫等变化,求得画面的统一与和谐。如同音乐一样,有一个基调、一个主旋律。韵律是用笔要有运动感和节奏感。和书法一样,讲究线节奏,“侧法如飞鸟翻然而下”,“勒法如勒奔马之缰”,“轻如行云流水之变动”,“重如高山坠石之势”。

▲《草书之幻》 吴昌硕

 

(4)笔趣

笔趣有意趣和天趣两种含意。用笔有趣,才能使观者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故笔趣乃是使画产生形式美感的关键。用笔的意趣,在于巧妙地处理笔的生熟、巧拙、老嫩等关系。用笔熟而生巧,美则美矣,但会流于匠气、市井气。所以笔贵在熟而后生,由熟返生,“画到生时是熟时”,才生意趣。用笔灵巧、奇妙,固然不易,但要警惕流于甜俗。所以用笔贵在古拙,由巧而到拙,纯朴而磊落大方,乃生机趣。

用笔的天趣,发于无意之笔,所谓“好笔、好墨偶然得”,是一种顿悟,灵感突发。求笔的天趣,固然与画家的才能有关,更重要的是需依靠平时的学识、修养和长期的苦功。

▲《松鹰图》 潘天寿

 

写意又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和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是都是写意,区别在于:1.墨。用墨洒脱自由,不拘一格的就是大写意;墨色相对柔和统一的是小写意。2.笔。运笔挥洒自如的一般为大写意;运笔相对细腻的为小写意。3.水。在写意画中水的运用是很重要的,掺水较多的一般为大写意,否则就是小写意。

▲《牡丹》 齐白石

 

小写意是介于于写意与工笔之间,即半工半写,相对於大写意而言,它更加注重于局部的刻画;大写意较为豪放,用笔狂放,更加注重于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如:梁凯,齐白石,吴昌硕等一系列画家,他们画的大多都是大写意。

▲《山水》 黄宾虹

 

写意画是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绘画样式,而写意精神是一种理念。一张通常的写意画,未必具有写意精神。写意精神也是一种品位与格调,写意画是样式、是载体,精神性与艺术性是灵魂。中国写意画当下欠缺的正是写意精神。在高科技发达的条件下,高度写实、再现的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写意性相形见弱。我们需要绘画用来记录反映生活的功能,逐步的转换为对思想、情感、精神、情趣、品位的审美再现。所以对写意精神的追求愈益显得十分重要。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江南四大才子,书法果然风流

下一篇:孙伯翔|方笔魏碑书法的意义(下)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