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书法家的“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时间: 2022-11-22
标签: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古今中外,人其实最珍惜自己的姓名,分量可谓举足轻重,几乎构成一个人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载体。

 

抛开其中的历史因素,这句话依旧是至理名言。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称号,更是一个人的名声。

 

签名,从古到今都不是小事,这是大节。历代书家,包括当代,凡是能称大家者,对签名都极其讲究。

 

尤其是古代大书法家,他们将汉字写到了极致,自己的名字更是写得如行云流水,比现代一些人的签名精彩若干倍,极具美感和标志性。

 

说到签名,先从花押开始说起。

 

花押,也许你还不清楚,它的另一个名字我们经常在古装剧里听到,就是“画押”。犯人认罪,在认罪的供状上留下确认的痕迹,是为签字画押。其实,这只是后人的片面理解。花押,远比这个要浪漫文雅的多。

 

《康熙大字典》解释:“押,说文,署也。”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称:“古人花押所以代名,故以名字而花之。”因 “押”上的名字多以草书写成,或画成像花一样的符号,故又称花押、画押。

 

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花押,应该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墨宝《鹡鸰颂》上,上面的花押,也就是他的个性签名:

 

唐玄宗李隆基的花押

 

李隆基的花押至今没有确切论断,有人认为这个花押是“李隆基”三个字的合体字。

 

还有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也不落人后。在他留下来的作品上,往往有这样的签名:

 

宋徽宗赵佶“天下一人”的花押

 

宋徽宗赵佶的这个花押,被看作“天下一人”的设计巧写,个性的表达了自己身份尊贵和艺术功力的深厚。

 

还有宋初大书法家李建中的“签名”,不但形式感极强,而且还多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他的《贵宅帖》和《同年帖》上就可见之一斑:

李建中《贵宅帖》《同年帖》之花押

 

而明代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花押则更加复杂,被认为是“由检”二字的合体:

崇祯帝花押

 

他还命人刻了一枚玉印,把这个花押盖在了很多地方。

崇祯“九思”手迹,上方有花押

 

最卓越、最有代表性的花押,不得不数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签名”了。

 

众所周知,八大山人身为明室后裔,一生在国破家亡中生存,对自己的际遇哭笑不得,因此他的花押是八大山人形态的的哭之笑之:

 

既是“八大山人”,也是“哭之笑之”的花押

八大山人花押

 

还有李鸿章的,像一个肃字,很复杂: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的签字

 

当然,大部分人不会故意的设计自己的花押,还是认认真真的写自己的名字。像历代书法家的签名,那都是相当的漂亮。

 

首先我们来看看“书圣”王羲之的:

 

王羲之在《兰亭序》里的20个“之”字的不同写法,其变化多端让大家大开眼境,现在想想,王羲之名字里就有一个“之”字,整天练自己名字,怪不得20个“之”字变得那么自然,那么出神入化。

 

王羲之在签名的处理上,已经达到哲学的高度:挑起矛盾,再达成统一。也就是说,他在字形上做到了随意安排,但在具体安排时,又有踪迹可循。阅遍历代书家,王羲之是把签名做到如此多变,又如此和谐的第一人。

 

每每欣赏王羲之的落款,总有一种如对至尊的感觉,这变化莫测的线条间,流淌的是艺术家的个人追求和高尚情操,看这“之”字,真是一线穿心,直击人的心灵。

 

再来看看王羲之的第七子——王献之的,和王羲之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献之再拜

 

不得不说,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尽得乃父真传!

 

米芾(字元章),签名也有“米颠”的风格啊:

米黻,黻顿首

 

米芾初名为黻,看这个“黻”字写得,几千年来,也就只有他了。

 

苏轼,集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美食家等等集于一身。写字于他来说真的是“小道”,越是“小道”,越是信手拈来:

轼再拜,轼顿首,轼白,轼又上

 

再来看看苏轼的门生——黄庭坚,在书法史上与蔡襄、苏轼、米芾并成为“宋四家”,自魏晋以来独树一帜:

庭坚

黄鲁直,鲁直

庭坚顿首

 

还有“宋四家”的另一位——蔡襄: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虽出身军伍,但文武双全,能诗善词,书法以行、草为主:

 

“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

 

董其昌:

 

吴昌硕:

 

齐白石:

 

张大千:

 

于右任: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初中海 | 一道画语——初中海焦墨随感7

下一篇:《历代小楷集萃——隋唐五代卷》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