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孙伯翔|书法是需要技术的,“技近于道”

时间: 2022-12-01
标签:

在书法创作技术的层面上来讲,它不是像现代艺术中用几堆垃圾、几个桶就能“装置”出一件“作品”来。书法是需要技术的,“技近于道”。

 

孙伯翔先生的书法在技术层面的探索可以说是成功的。他用一笔柔毫,书写出一种刀砍斧剁般的点画形态和笔意。在这一点上,赵之谦在写楷书时没有做到这一点,曾农髯、李瑞清他们在写这种味道的时候,只能用颤抖的笔意去表现。孙先生则能够自由地用一笔柔毫表现出石刻的感觉。

 

如果用“风韵”去要求,非他所长;但如果用“气质”、“气骨”去看,他达到了一种非常强的力度。他的笔能够“入木三分”,用这么软的毫表现出各种坚硬的质感,各种折断的笔痕,或者是“折钗股”、“屋漏痕”等各种技法中比较强硬的东西。他用他种种技术性的东西来表现阳刚性的力量。我们看现代书法的一些作品,搞得好的作品都是传统功力比较强的人创作的。如果是完全没有传统功力的人所搞的,简直就不能看。为什么?因为他在技术的层面上就没有东西。他们不能用一管软毫去达到各种各样强硬的骨骼的效果。

 

包括复杂的结字,结构,或者把这个字无限地增多,或者浓缩、概括成很少的几笔,这种技术性的追求,孙伯翔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他的技术层面带有个人的特色比较强。在写大字方面,我认为他比赵之谦更为成熟。赵之谦的稿书、信札的那种小行书写得水平非常之高:赵之谦的笔法也在消解“二王”笔法中的些东西。他用一种非常质朴的碑的办法简化,使其具有种特殊风韵。孙先生则表现在行楷,现在又变为行书。赵之谦写行楷,包括曾农髯、李瑞清,他们是在写行书上向前发展。康有为、萧娴再用行书来写行楷,他们还不能用行书来完成正楷的笔法。所以就从技术层面深化我们书法艺术水平的角度来看,孙先生是有代表性的。

 

从发展观看,一种艺术是积累的发展,而非断裂的发展。孙伯翔先生是跟着赵、曾、李他们的步伐向前进,而不是断裂式出现的。孙先生的步伐还是非常艰苦的,有一段时间他身体不好,觉得所写似有退步,但近两年他又在向前发展。他在这个路子上不断往前走,用积累的方式去发展。其他书家写篆书、隶书,他就在北魏楷书这个方面去发展。现在他写行书,也是在利用北魏的东西。

 

孙先生主要是方笔,他不随便去接收篆、隶的笔法,而是把北碑笔法这一方面推向极致。他和书坛的流行书风不同,不去追随什么新潮。他就在这些积累上不断去完善自己,去发展、创作。虽然这个路子走得很苦,越到金字塔尖,路子越难走,每增加一砖一瓦都是极为困难的,在这一点上,他是非常可贵的。

 

 

孙伯翔

1934年出生于天津武清县。

晚号“适叟”。

一生以魏碑书体立足于当今书坛,

2013年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5年获第五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关于书法创作时的心态

学书法,莫求名利,学书法的目的千万不要想着有一天成为大书法家,这样你反而会为其所累一无所获。作为书法人,我们一定要摆正位置,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宝,千百年来传承至今,在我们手里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继承也要变化,因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正所谓:万象皆点线,无处不方圆。

 

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要做到专家点头,群众鼓掌,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虚怀若谷这才是前进的方向。

 

关于怎么写好书法

书法要先从横平竖直开始,艺术性是后话,先从临摹仿照古人开始,学古出古,一提一顿皆有道理,要把每一笔每一画,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是活的,就像壮阔的钱塘江大潮其实是大自然写的“一横”,长白山百年苍松是大自然的“一竖”。

 

关于“继承”和“创新”

学书法要走好自己的路,还要继承和创新并行。只继承,圈在里面出不来;只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就拿我自己的学书道路来说,我过去是写唐楷的,后来写魏碑,现在我又把帖的东西也吸收了一些。此次书画展我写兰亭序、圣教序,就是有意尝试碑帖契合。

 

我有一副对联:“品酒醇醅迥异,学书碑帖无町。”现在我更趋向于写得和谐、清凉,最后追求的是清凉之境。所谓清凉之境,就是想让人越看越舒服,越看,越清凉,这是我的目标。

 

关于“帖学”和“碑学”的看法

人人都有偏爱,偏爱乃为自然,偏见则是极大错误,误人误己,书法人应该有包容宽广之情怀。我学魏碑,爱其将军之体,健将之躯,雄而不狰,威而不猛,切忌狂怪。一生长旅,转益多师,既喜碑又喜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我一生理想。对任何一种碑帖,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追至底,自会成家,也自然有变。

 

现在写碑与写帖的人都不少,光写帖就会缺少刚强与浑厚,光写碑就会缺少韵味与精微。写碑与写帖的人不能互相贬低,对于碑与帖都应该衷爱它,它们没有截然的界限,关键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换句话说,碑有碑的优势,帖有帖的长处,碑帖结合就是优势互补整合,使书法的形态更多变化,内涵更丰富,美感更强烈。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北魏墓志铭放大系列——《李璧 墓志铭》

下一篇:书画的三重境界:技、境、道,你到了哪重?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