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写意之名”从何而来?

时间: 2022-12-22
标签:

“写意”是中国画灵魂的支柱。

是中国画爱好者,中国画的迷粉们对中国画一种高度的认可。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意”成了画家对自己画的画的一种称呼,更是把中国画做了工笔与写意之分。使“写意”成为了一种画家创作的画法。这是非常大的误解,也是因为这个误解使得中国画在历史的变迁中变得不再有深意,就剩下了潦草的形态表现。

 

中国画分类,因为世人曲解了“写意”一词的语境对象,而使现在分为工笔与写意。中国画的区分早期是为“粗笔与细笔”细笔指的是工整细致的用笔表现;粗笔是指简练放纵的用笔表现。但是无论怎么表现,都是画家创作的手段,只是有的喜好细笔表现,有的喜好粗笔表现。当然也有因创作的主体思想需要而选择使用细笔或者粗笔。“写意”一词是中国画迷粉们对一幅作品的高度做的评价。也就是说只有画面呈现有着微妙的意境及效果的才会冠于“写意之名”。并不是画家自己对自己画作表现方式的称呼。

 

现在很多画家给自己冠名是写意画家,有的还冠名为大写意画家,这是毫无学问的象征。画家可以分为山水画家,花鸟画家,人物画家等,这样是为了精准命名自己擅长的领域。但是称自己为大写意画家或者工笔画家,是毫无根据而言的。要知,“写意”是观者视角的认识,不是画家对自己的定义。可是,现在却成为了画家的自己定义的创作方向。

中国画创作核心,是画家通过笔墨在纸(绢)上留下的思考。可是现在的中国画画家在画面中留下的只是一个刻意营造的图像。追究其原因,就是画家误解了“写意”之名。一位画家粗笔、细笔都需要学习,并且还都需要有高超的表现技法,不然只能是个半吊子。

 

中国画如果想重振雄风,必须要先弄明白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中国画的创作中核心是什么?应该怎么学习中国画。而这些种种,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明白“写意”在中国画领域中的位置,以及写意之意。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凡能重画的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品

下一篇:孙伯翔 | 临摹恰如挖井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