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孙伯翔 | 谈《张猛龙碑》的艺术特色及临习要领

时间: 2023-02-02
标签:

在中国书法史上,魏碑书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恰似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灿烂无比,光彩夺目。《张猛龙碑》是魏碑书体的著名碑刻之一,形成于北魏后期,是魏碑书体中非常完美成熟的碑刻,对后世的书法演变作用极大。尚碑的人临《张猛龙碑》,主宗其法,追求终生,借取气息,自成面目。宗帖的人也多涉足于它,从中吸取营养,完善自我。

孙伯翔先生

 

我的临碑体会

 

临习《张猛龙碑》,选择范本很重要,最好是原拓本。从广义上来说,这不太可能,因为好的拓本不容易得到,也买不起,整幅的《张猛龙碑》全拓价格更是昂贵,现在影印技术很先进,选择好的《张猛龙碑》影印范本来临写完全可以。

 

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严格地强调了一个“法”字。若想学到法就必须学习古人的名碑、名帖,加以汲取、继承。这个继承既是我们临习书法的开始,又伴随我们创作的终生。前人的经典书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临写书法直取前人的碑帖,在临习中加深领悟能力,久而久之,则可以领悟到书法艺术囊括着大自然万殊意象之美,这种深奥的意象美在日后的创作之中更能感觉到它是书法创作的基石。

 

 

 

怎样临写《张猛龙碑》?我认为有三点:一读,二临,三领悟。

 

临写一种字体,首先要读进去,心中有字,手才能写字,所以应该是先读后临,或是边读边临,边临边读,这样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形入神,由微人妙。孙过庭说得非常精辟:“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察就是读,读和临的比例应该是读、临各半,或读更多一点。只有抓住《张猛龙碑》的笔法特征和结构特征,才能掌握它多姿多变的天成之趣跳跃之妙,乃至精神飞动之美。心中有了《张猛龙碑》的艺术特征,手中再经过千锤百炼、朝临暮写的艰辛磨难,定能达到“拟之贵似”的程度。察之尚精方能拟之贵似,拟之贵似方能遗貌取神,方能达到化古为我的境地,达到这个境地,方能厚积薄发,进入创作。

 

 

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要发挥极大的领情思维的潜能,要触类旁通,要举一反三,反四、反五、甚至于反七反八,这就是在艰辛书途中的捷径。

 

学书先临帖。对临帖应该全神贯注,以客观为主,但更需要主观的剖析。默临是和对临进行的比较,印象临则是主客观印证,印证一下对临、默临的效果,印证一下单字腕力的驾驭能力和主观与客观的融合效果。

 

 

 

清人郑板桥曾经说过:“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写到乱真的程度很不容易,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打”出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临写《张猛龙碑》后否真正得之堂奥,不能以年限为绝对标准,也不能用临几百遍来衡量,更不能用自己的小聪明代替砚田的寂寞耕耘,必须以最聪明的头脑,最扎实的功力循序渐进,才能得到临书的真正收获。

 

临写碑帖,究竟写多大字为适宜,这很重要。不宜过大,更不宜过小,每个字以二寸半至三寸之间为最适宜,如果开始就写得很大,不但很花费纸墨,也掌握不好用笔,不容易写好。经过刻苦的临习有了长足的进步之后,可以间断地作一尺见方大小的单字练习。这对临魏碑书体很有必要,可以锻炼腕力,增强胆量,变化气质。临写过小的字不太适宜,因为临习碑帖最主要的就是点线练习,书法艺术是以点线形质为主要元素的,点的衄挫,线的起伏、刚柔、提顿、伸延跌宕、疾徐涩润,都是通过点线形成意象之美的,所以写过小的字受到过小空间的局限,就不能练习这些高难动作,不能掌握这深奥的法理了。

 

 

 

《张猛龙碑》的艺术特点

 

《张猛龙碑》的艺术特点概括起来说,其形是斜画紧结,寓奇崛于平正之中。其神是劲峭挺拔,精神飞动。笔法以方为主,方中寓圆,刚柔相济,沉实俊美、灵动,如切金断玉,峻利干脆,铮铮有声。笔势开合有度,欹正相生,处处见生机,服务于整体。结体疏密得当,参差错落,借让巧妙,变乃为纵,变辅为主,反结异态,可谓变化无穷,生机一派,沁人心脾。

 

清代书法大家康有为称《张猛龙碑》为魏碑正体变态之宗,“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正之内”。给人以启迪,发人深思。

 

 

 

孙伯翔

1934年出生于天津武清县。

晚号“适叟”。

一生以魏碑书体立足于当今书坛,

2013年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5年获第五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关于书法创作时的心态

学书法,莫求名利,学书法的目的千万不要想着有一天成为大书法家,这样你反而会为其所累一无所获。作为书法人,我们一定要摆正位置,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宝,千百年来传承至今,在我们手里要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不要墨守成规。要继承也要变化,因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正所谓:万象皆点线,无处不方圆......

 

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要做到专家点头,群众鼓掌,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虚怀若谷这才是前进的方向。

 

 

关于怎么写好书法

书法要先从横平竖直开始,艺术性是后话,先从临摹仿照古人开始,学古出古,一提一顿皆有道理,要把每一笔每一画,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是活的,就像壮阔的钱塘江大潮其实是大自然写的“一横”,长白山百年苍松是大自然的“一竖”。

 

关于“继承”和“创新”

学书法要走好自己的路,还要继承和创新并行。只继承,圈在里面出不来;只创新,就会是无源之水。就拿我自己的学书道路来说,我过去是写唐楷的,后来写魏碑,现在我又把帖的东西也吸收了一些。此次书画展我写兰亭序、圣教序,就是有意尝试碑帖契合。

 

我有一副对联:“品酒醇醅迥异,学书碑帖无町。”现在我更趋向于写得和谐、清凉,最后追求的是清凉之境。所谓清凉之境,就是想让人越看越舒服,越看,越清凉,这是我的目标。

 

 

关于“帖学”和“碑学”的看法

人人都有偏爱,偏爱乃为自然,偏见则是极大错误,误人误己,书法人应该有包容宽广之情怀。我学魏碑,爱其将军之体,健将之躯,雄而不狰,威而不猛,切忌狂怪。一生长旅,转益多师,既喜碑又喜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我一生理想。对任何一种碑帖,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追至底,自会成家,也自然有变。

 

现在写碑与写帖的人都不少,光写帖就会缺少刚强与浑厚,光写碑就会缺少韵味与精微。写碑与写帖的人不能互相贬低,对于碑与帖都应该衷爱它,它们没有截然的界限,关键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换句话说,碑有碑的优势,帖有帖的长处,碑帖结合就是优势互补整合,使书法的形态更多变化,内涵更丰富,美感更强烈。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古代书法家是怎么赚钱的?

下一篇:新的一年 美好可期,中国书画家影像网开工啦···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