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胡力民 | 畅情楷书,书肇自然

时间: 2023-02-06
标签:

 

墨雨润心畅情怀

——略论胡力民楷书创作的抒情特质

文/傅耀民 (节选)

 

一直以来,

人们把楷书作为书法学习的基础性、过渡性书体,

对楷书笔法有所掌握后,就转学他体,

很少有书家把楷书作为主攻书体。

在一般人看来,

楷书规整端正,法度森严,

不像行草书那样可以畅情抒怀。

但是胡力民却不这么看,

他认为楷书同样可以抒情,

提出了“畅情楷书”的概念,

并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规矩有则

“法”为基点的律动

 

 

胡力民从唐楷起步,在法度森严的唐楷里徜徉了几十年,从执笔开始,虚拳直腕,指齐掌空,从欧阳询的《八诀》中接受严格的笔法训练,一点一画出规入矩,起行住收功力深厚。

他透过法帖庄重、严整、劲挺的表象,看到了其清秀、灵动、奇逸的艺术表达,对楷书的艺术性开始有所体悟。每作点,提笔沉吟,于空中蓄势,起行收瞬间完成,落笔成形,笔力千钧;每作横,或侧锋切入,调锋行笔,或空中回锋,势如破竹,或圆笔入纸,依势赋形,变化丰富,姿态万千;每作撇,或落笔裹锋,力透纸背,或铺毫疾行,意到笔到,或轻送,或涩行,开张有度,挺秀健劲。其他笔画也都能做到任情恣性,随意所适,既有“翰墨功多”的笔法精神,也有“书肇自然”的笔势渲染。做到了“心经于则,目像其容”的有机统一。

 

手以心麾

哲学思想的统筹

 

胡力民认为,书法艺术的高度取决于思想认识的高度。

我们知道,书法不是从技术到技法,而更在于“技进乎道”,要在过硬的技法技巧的支撑之下,向道的层面无限接近。虞世南说:“变化出于心,而妙用应乎手。”是说书法美学意象的营造,离不开成熟的技术手法(应乎手),但更需要作者的卓尔不群的匠心(出于心)。

胡力民以自己几十年书法学习的经验和教训,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个道理,坚持以技法为基础,以哲学思想为统揽开展艺术实践。在楷书创作上,他突破固有的思想认知,通过线条的方圆变化和粗细对比、结字的部件强化和位置微调、布白的夸张对比和空间营造、行间的血脉相连和气息灌注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认知,造就了他不一样的楷书面目。

 

字外之奇

生命形态的表达

 

抒情是艺术的本质。

胡力民认为,楷书作为书法艺术一个品类,同样且必然具有抒情性。当然,楷书的抒情不像草书、行书那样大开大合,任情恣意,楷书的抒情有其自身的手段和规律。他善于通过线条的方圆粗细、字形的大小长扁、结构的聚散攲正、章法的布白呼应、空间的虚实分割、笔墨的干湿变化等的综合运用、合理搭配,来表现生命的形态、自然的活力、人性的光彩、生活的情趣和情感的释放。

在胡力民看来,书法里大小,长扁,聚散,欹侧这些关系的组合变化,正是世界万象的具体体现,也正是“书肇自然”的美学追求。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他充分领会古人通灵感物的书学道理,改变过去有板有眼的书写程式,大胆追求线条的生动活泼,字形的大小对比,结构的造险致胜,在大章法与小章法的关系上精心营造,使通篇勃育着无限生机和激情。

 

从胡力民书法实践看,畅情楷书就是准确把握楷书艺术规律的一种继承,他前20年一直在技法范畴探寻,后在深入古人的过程中,一点点发现了经典碑帖中超越技法的艺术元素——也就是作者表达个性情怀、思想光芒的方法手段,于是他悟到了通过求变,让技法成为表达自己想法、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而带着这样的想法去看待传统,就有了与之前不一样的高度和境界。

 

1.紧抠经典碑帖,破译楷书艺术的抒情密码。

在楷书学习上,给与胡力民重要思想启发的是《孔子庙堂碑》。那时他通过对《九成宫》《化度寺》和《皇甫诞碑》的持之以恒的学习,已经对楷书的基本笔法有了较为熟练的掌握,但在具体创作上却摆脱不了平正、生硬、缺乏神采等问题。这时他接触到了《孔子庙堂碑》,他说刚开始自己看不出它的好,但经过深入学习,他渐渐能体会到该帖纯静、恬淡而温润的气息,并通过细节的把握,逐渐体会到作者创作的苦心和匠心,对帖的精神有了深度把握。

 

2.锤炼基本技法,丰富楷书艺术的表现手段。

胡力民的书法学习是唐楷起步,是从严格的技法进入,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技法基础。那时,有人担心他会写僵、写死,但他在上追魏晋的过程中,以过硬的技法技巧的支撑,通过求变叩开了楷书抒情的大门,达到了“技进乎道”的全新境界。正如傅山所说:“写字不到变化处不见妙,然变化亦何可易到!不自正入,不能变出”。胡力民通过认真的读帖、临帖来深入古人,揣摩和体悟书家书写时的心境,以及字法处理和章法把控的匠心,弄清古人表达情感的方法和手段,然后再用古人的笔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3.融汇传统文化,拓展楷书艺术的抒情张力。

李世民着眼于“艺”即技法,自然“未有学而不得者也。”胡力民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用笔靠功力,结构靠才气,章法靠修为。”笔法靠功力,“功力”是可以通过强化训练而获得,但字形结构、章法布局则需要知识的积累、思想的寄托、审美的心智和情感的调度,这完全是文化层面的修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胡力民在几十年的书法学习和实践中,认识到楷书不是一般意义的“基础性”“入门性”书体,而如行草书一样,同样具有抒情性,是书法大家族的一个艺术品种。通过对胡力民畅情楷书实践与思考的梳理可以看出,技法是畅情的基础和支撑,变化是畅情的手段和载体,文化是畅情的精神和内核。所谓畅情楷书,其实就是楷书艺术特质的原生色调,是楷书艺术化特性的回归和重置。这样的一种认知,在书法逐渐从适用向完全艺术化方向转变的大背景下,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吴湖帆的梅,廖廖数枝,精神抖擞

下一篇:初中海 | 一道画语——初中海焦墨随感13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