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现代人穷的不是物质,穷的是审美···

时间: 2023-02-21
标签:

我们如何能够尊重艺术?谈到这个话题貌似有点大,首先小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尊重生活,生活给予了我们每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怎么样生活的权利,在此基础上艺术才能得以升华。

 

如今艺术的收藏如火如荼,大量资本趋之若鹜。但是,对于艺术收藏的不断升温,投机者又想从中牟利,怎么办?那只有看结果了。比如,看头衔、看获奖,尤其是看国外的头衔与奖项。许多人不一定知晓国外各类奖项的奥妙,但是,冠上卢浮宫的名头,很容易被忽悠了。

 

因此,那些出不了名的且不安分的伪劣艺术家们,想方设法地去卢浮宫参加展览,如果有机会可以在卢浮宫买个金奖什么的,回到国内或在朋友圈里一定是可以忽悠的,毕竟懂行的人不多。这是另一个市场,一个不正常的市场,无知者所提供的市场。

 

 

 

吴冠中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将变得粗俗不堪,无聊至极。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伴随的是无趣的人生和创造力的枯萎。

 

我们越来越喜欢说一句话:“凑合凑合得了!”凑合的工作,凑合的婚姻,凑合的朋友……我们凑合着生活,别人也凑合着给予评价,我们的周围就这样被“凑合”包围。

 

出于自我美化的本能。我们还发明了一套价值体系,来肯定自己的生活。“关上灯都一样”,“跟谁过不是过”等等。我们输给了眼前的苟且,还用否定远方来寻求安慰。看到别人登山,我们不是敬佩,而是否定:“上去干嘛,上去你也得下来。”“有这工夫,不如去看个电影。”“珠峰上的风景,画册上也有。”我们就这样成了美盲,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

 

▲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在艺术品变现市场当中,现在已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各个地区,各种服务都已经开展起来,不怕卖不出去,就怕手上的藏品不行!

 

▲ 元 王蒙《稚川移居图》

 

曾经德国艺术家博伊斯的理想,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愿望,今天差不多已经实现。你若有勇气欺世盗名,你就是著名艺术家;艺术如此发展下去,门槛终将被踏破。

 

▲ 李可染《万山红遍》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2.7945亿元

拍卖时间:2015年;

成交价:2.7945亿元人民币。

 

美盲比文盲更可怕。这句话既是艺术家们对社会的不满和鄙视,也是呼吁社会关注下一代的美育教育。不会审美的教育是没有未来的,美育和文育应当是两条腿走路。而在唯有分数论英雄的当下,美育应当如何立足?

 

▲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

 

 

▲ 张大千《桃源图》

 

我们通晓天文地理,明白月球带来的每次潮涨潮汐,却再难有机会去和自然亲密接触。感受造物主的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绝不吝于由内心发出对美的感受与共鸣。道家爱美,爱的是物我一如,它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所以把自然美视为最高境界层次。

 

▲ 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

 

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如果活得太实用太没趣,便失去了生命的意义。美学家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所谓审美境界,就是要审美地生活,就是要活得美。

 

▲ 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

 

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学会慢。找个地方发发呆,居然抬头望见了满天星斗。清晨推开窗,寒意料峭,却闻到了远山木叶的芬芳。一慢,我们的生活就会立刻美起来。想活得美,就要懂得制造仪式感。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它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因而去尊重生活。我们之所以觉得生活无聊无趣,往往就是因为缺少了这份仪式感。要活得美,就要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真正的幸福,不一定要去做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守护自己的纯真之心懂得发现生命中的小美好,把每天的日子过成诗。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历代碑帖精粹 《北魏 张猛龙碑》

下一篇:陈玉芳2023年春季写生班 招生简章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