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9-22 | 标签: |
从创作的主观意图上分析,从事书法事业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书法直觉一般,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终能成一家大师;另一类,是发自内心的对于书法很喜爱,凭借自己的努力能触类旁通,达到诸体兼善......本文书法作品的作者,无疑属于第二类,是“天生的书法大师”。
本文主人公名叫徐之谦,生于1903年,因家境贫寒,只上学三年。17岁那年,经朋友介绍他进入北京文楷斋刻书处担任学徒。因天生对字很喜爱,他临摹《九成宫醴泉铭》一年即有所成。经理发现他的才能,将其由刻工提升为书写,专门从事图章、篆刻戳记和诸体版本的书写工作。因为字越写越好,1927年,徐之谦被调到商务印书馆编辑所的旧书部工作,为宋史、元史、明史及《古逸丛书》、《四部丛刊》等书补写缺页和缺字。
在商务印书馆期间,他接触到了各种字帖、印谱,先后结实了黄宾虹、黄蔼农这两位金石书法大家,经常凑在一起研究书法篆刻,短短的一段时间,徐之谦的书法、篆刻水平再次得到了飞速进步,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不仅在上海文艺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全国各地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团,后因战火所致,失业数年。1937年夏,徐之谦赴南京荣宝斋重操旧业。不久,因时局动荡,无法工作,他就返回故里,以务农为本,苦度时光。
乡居期间,徐之谦在辛勤劳作之余从未放下手中的毛笔和刻刀。1951年4月,北京荣宝斋的经理探听到徐之谦在原籍务农,就再次请他回荣宝斋,安排在编辑科从事书法、篆刻工作。从此,徐之谦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徐之谦当时可谓是名动京城,被日本人抓到都不舍得杀的人,解放以后,鉴于其在中国书法界的成就和巨大影响力,许多国家重要建筑都留下了他的墨宝,比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块浮雕的标题文字、青龙桥新建的詹天佑墓碑的碑文、宋庆龄故居牌匾等都出自此人之手。后来接受教育部的委托结合时代特点,先后出版了出版了《雷锋日记字帖》(仿九成宫体)、《王杰日记字帖》(集柳体字)、《焦裕禄的话字帖》(仿皇甫君碑)、《毛的语录》(柳体字帖)等。为书法爱好者展示了正宗的书法艺术,给他们提供了规范的教材,对当时书法领域影响巨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大师和普通人的差别是什么?有人说是技法,有人说是品德,我认为是境界,徐之谦晚年定居在阳坊镇,每天除了挥毫,治印之外,还热心的传授书法和篆刻技法,从来不计报酬,当时社会的好多名人的姓名章都是他精心篆刻的,比如周总理、陆定一、肖劲光、刘宁一、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郭沫若、赵朴初、邓拓等社会名人,甚至一些市井友人,徐之谦可谓是来者不拒。“只要我认可你,觉得你的为人不错,不就是刻个章写几个字吗?没问题。”
徐之谦的书法作品经常参加各种书画展览,并被收入《中国现代书法选》、《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现代书法选》等书册,被世人流传。
上一篇:孙伯翔 | 使笔如刀,独具法眼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