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孙伯翔·夫子实雄放 浩如海波翻

时间: 2023-11-09
标签:

我跟从孙伯翔先生求艺以来,每次谒见都受益良多,孙先生那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言语,可谓道尽人生真谛,书画妙理,更加之时常得见其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的身姿,敬仰之情与日俱增。

(书画长卷局部)

一天我应伯翔师召唤,再次来到孙府聆听教诲。进门后即见老师正在门侧旁那张狭小的餐桌兼书案前伏案挥毫。伯翔师如此高龄,创作精力却那样的旺盛,反观我等晚辈,又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不努力不思进取寻找借口呢。

展现在面前的那一幅幅充满生活情趣活泼清新的绘画,着实让我不禁拍案称绝。孙先生涉及绘事应是在古稀年后,但其起点高悟性强,更加之那非常人所能企及的书法功底,甫一亮相便不同凡响。说到老先生现在所企及的绘画高度,则不能不提及其中一件约二十米的书画合壁长卷。

(书画长卷局部)

 

当展开画卷时,眼前顿然呈现的是一派迷离苍茫的笔线墨痕,那般的离披又是那般的富有视觉冲击力。真可谓墨气纸色精彩动人,纵横变化发于毫端,奥妙绝伦有不可形容之势。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冲出画面的这种豪迈之气,实在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出自年过八旬况且还拖着病体的老人之笔下。若再想到这件十数米巨制是在宽不过二尺的饭桌上完成的,又能有哪个人不感到由衷的钦佩呢!

(书画长卷局部)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普遍审美理想中对优美文雅风尚追求的日益彰显,当下花鸟画坛又出现了一些因过分讲求平和淡雅恬静飘逸韵致,进而导致画面呈现出柔弱苍白阴盛阳衰的现象。但是,伯翔师却始终能够以过人的睿智和笔墨把控能力,分寸感极强地徘徊在壮美与优美之间,时而引领时代风尚时而矫正流行缺憾,这件长卷就是明证。

(书画长卷局部)

书画相勾连之处,不仅在技法层面,在风格的塑造与气韵的养成上也是互为因果相得益彰的。这固然有两个艺术样式间所存在的审美共性使然的要素,作者深谙个中妙理的主动追求也是使之然的重要推力。伯翔师通了古今法,明察书画理,彻底打通了书画间的藩篱,构建了一个奇妙无比的书画共生体。

 

书画本是连理枝,书画兼善的巨匠名家也代不乏人,人们对孙伯翔先生为当今书坛巨匠已成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识者认知其于画坛所处的高标地位,对此我笃信不疑。

(书画长卷局部)

 

 

孙伯翔

1934年出生于天津武清县。

晚号“适叟”。

一生以魏碑书体立足于当今书坛,

2013年获中国文联第十一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5年获第五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 初中海·一道焦墨画语2

下一篇:齐白石:别跟我谈交情!伤艺术!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