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当代艺术家·石农 | 笔墨润心境 铁笔铸华章

时间: 2024-10-30
标签:


石农老师作品

石农老师自幼心灵手巧,喜欢写写画画,且执著勤奋,到中学时他的字已写得有模有样,小有名气。由于有扎实的书画功底,又有名师指导,他的篆刻艺术进步很快。同时,愈发刻苦学习,业余和休息日,攻读书法篆刻理论,临摹名家名印,又拜以封泥印而闻名于世的著名书法篆刻家柏涛(徐焕荣)先生为师,尔后又得到古文字学者、著名书画篆刻家大康(康殷)和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画家陈大章等先贤的精心点播。几年下来,他的篆刻艺术精进,但他并不满足取得的成绩,决心要像农夫耕田种地那样,在石料上辛勤耕耘,故以“石农”为笔名。


 

 

艺术家·石农

 

石农,原名赵建伟,号野菊斋主人,1962年9月出生,北京人,曾在北京空军某部服役。

自幼喜爱书法、绘画,参军后对篆刻情有独钟,先后拜著名书法篆刻家顿群(顿立夫)、徐焕荣(柏涛)先生为师学习书法篆刻,在数十年的学习中又得到著名书法家康殷、王遐举、刘炳森等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受益匪浅。

 

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部队将军、国外友人及书画家各界名人等治印。书法篆刻作品在全国大展赛中获奖,并在报纸杂志中刊登,其优秀作品在国际“牡丹杯”大赛荣获篆刻金奖。

现为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成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侨华社团联合总会书画院院士、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社员、北京职工书画协会理事、北京市东城区书法家协会会员。

 


 

笔墨润心境 铁笔铸华章

——专访著名篆刻家石农(节选)

 

久仰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石农先生,近日记者在北京马莲道茶城石农工作室采访了石农先生。

 

石农回忆,我25岁时,拜柏涛先生为师,当年老先生已是71岁,我常去给老先生剃头,还时常给师傅师娘做饭。在追求艺术的造诣上,老先生时时要求我创作时要“精益求精”,柏老先生说,“篆刻是中华民族的一门独特艺术之花,创作时注意有三:‘书法,章法与刀法’。他老人家要求徒弟书法要达到精气神俱佳,并亲笔给我题字“金石书画同源”,“篆刻是祖国一门独特艺术之花,注意有三:书法,章法,刀法。要认真要求书法达到精益求精。”以资鼓励。柏涛先生的弟子众多,但对我的要求很是严格。我是老先生收的最年轻的弟子,也是关门弟子。

石农老师作品

 

大康先生是以研究古文字著称于世,他对我提出要求是:“多看汉印,不要追求标新立异,要踏踏实实的遵循传统规矩。”我在大康先生的教导下,深深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字精髓的深奥。这四十多年,我牢记先师的教导,在探索篆刻艺术创作中成为我的指路明灯。

 

拜名师苦学艺,让石农的篆刻艺术百尺杆头更进一步,但他并不满足取得的成绩,决心要像农夫耕田一样,精雕细刻,在让坚硬的寿山石上开出灿烂之花。因为他在无数颗石料上辛勤耕耘几十年,故以“石农”为笔名,释意自己是在石头上耕耘一农夫。

石农老师作品

 

几十年来石头上耕耘,石农创作出朵朵篆刻之花,令业界内外人士击节称赞。欣赏他的书法篆刻作品,从“寿而康”,“新发地加油”,“耿爽”等作品中,感觉到他博采古今,集大家之长,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磨砺,在书法与篆刻艺术上,己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石农先后为当代书画大师级人物王遐举、周怀民、李铎、陈大章、苏适等捉刀治印。还应邀为政界、军界、宗教界等要人,名人治印。他的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展赛中获奖,并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

石农老师作品

 

有书画评论家认为:石农治印布局考究,疏密得当;刀法潇洒有力,游刃有余;白文印端庄大气,而又不失灵动秀雅;朱文铁线遒劲俊朗,而又含飘逸之美;象形印生动简练,妙趣横生。

 

石农现在有不少学生弟子,他在对学生的培养中,也融入对古代文字的讲解,让学生走访书法名师,临摹古谱碑帖,让学生们深刻体会方寸之间是承载时间与空间的结晶。石农说,越是在现代时尚的社会里,我们越要将篆刻这门“非遗”传统艺术,一代一代传授下去。

石农老师作品

 

石农先生是国家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篆刻院院士、北京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研究会会员、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理事、东城区工商联书画艺术品商会秘书长。虽然石农有繁忙的社会活动,他总是以志愿者身份为同仁服务,还不断创作新作品。为迎接建党百年,石农将创作一系列红色篆刻作品,“红船”、“井岗山”、“遵义”、“长征”、“毛儿盖”、“延安”、“杨家岭”、“香山”、“天安门”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有关金句等。

 

  (陈洁 陈复尘/文 )


作品欣赏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祖国万岁——华通杯•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中国新闻出版书协之歌书画作品展”在北京人美美术馆举

下一篇:米芾随手用毛边纸打草稿,意外写就天下第一帖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