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一道座谈第二期 | 画理是成功的基石

时间: 2025-06-24
标签:

初中海先生前几日在北京一道书画院与众弟子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学术探讨,会上引经据典,结合自身多年创作经历和教学经验,生动阐释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打基础,书画也不例外,初中海先生在会上强调了画好中国画,首先要有书画意识及文化修养,要懂画理,有自己的观点。那要如何做呢,这个很重要。

首先要解决自己的观点。初先生引用了黄宾虹的语录:笔要建勋于墨,墨要筑基于笔;陈子庄的观点:远看它是画,近看即是书法;潘天寿的名言:平原笔力华原墨,如画千山铁铸成;等等,这些大家都意指书法的笔力的重要性。

书法中的笔力,绝非物理意义上的蛮力,而是笔墨穿透纸背的生命力与精神气韵的外化,它既是技法的核心,更是书法品格的灵魂。古人所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实为至高境界的追求。李苦禅说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用书法的线条来画画,才能画好中国画。

 

中国画强调“写”,强调的绝非简单的技法描述,而是东方艺术哲学的核心基因——它贯通了书画同源的本体论、主客相融的创作论、以及气韵为上的审美论,即写意、写心、写趣。中国画浸透了一个画家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包涵学养、画理问题。初中海先生在这里强调了画理问题的重要性。

画理的本质是中国人观照世界的思维方式,在文化身份焦虑的时代,坚守画理不是复古,而是以东方智慧为全球艺术困境提供解药——当技术狂欢终显疲态,那些根植于画理的笔墨,将在时间长河中愈发璀璨。

 

靳月娥老师在座谈中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她听取初中海老师的书法建议,临习草书,并在临习过程中突破原帖本身,提取自身需要的笔法,融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她还总结了自己临习古帖的经验,认为多写大字,用大字来养小字,印证了深刻的艺术成长规律。她还提到,临帖可以像,但是像的时间不能太长,写像简单,写不像最难,并引起在场诸位的共鸣。

田力敏老师有感而发,他说,行草书的根脉是“韵”,它并非虚无缥缈的气质,而是楷法精魂在速度中的转化与升华。打通技法、气韵、心性之间的隔阂,使作品成为生命能量的流动载体,即贯通。

 

郑博文老师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临帖要知道它的“理”,每一个帖都有自己的特点,要理清楚,抓住它。临帖透过刀锋见笔锋,穿越墨迹会古人。真正的临帖不是复印机作业,而是在时空裂缝中与大师精神共振——让千年前的毛笔在你的神经末梢重新苏醒。郑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去学何绍基的行书,其中的笔法变化实在是惟妙惟肖。

张兆峰老师认为,魏碑中应有唐楷的味道,否则魏碑枯燥生硬。魏碑与唐楷看似隔山岳,实为血脉相连的亲缘体。唐楷大家皆从北碑筑基蜕变,其间的演化密码恰似“青铜器铭文向玉雕的升华”。此外,张老师提出书法的重要性,潘天寿断言:“不练书法,画品终难上乘”,书法铸造了东方艺术的核心能力,毛笔在宣纸上的每一次提按,都是千年艺术DNA的自我复制。

史芸老师在座谈中也分享了对河洛牡丹写生的感悟,惊叹于河洛牡丹的百年仪态,感动和欣喜之余,创作了一幅四尺牡丹图,融入工兼写,没骨与写意,酣畅淋漓,结合传统书画同源理论与现代写生实践,得到现场书画爱好者及游客的称赞,也是收获满满。

 

今日分享带给我们诸多启示:中国画的“画法”是基于“画理”的,运笔运墨的特性必须反映“画理”。学习者必须理解古代大师是如何通过笔墨的排列组合来形成各种体态的,这样才能掌握绘画的规律和技巧。画理对于提升绘画作品的质量和艺术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期内容中初中海先生及弟子们探讨关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的其它观点更精彩,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初中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山水书法名家班导师、教授,黄宾虹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一道书画院院长。

      靳月娥:小学教师

      田立敏: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大众文化学会文艺人才专业委员会委员。

      郑博文: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碑林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

      张兆峰: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秘书长、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人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史芸:河北省三河市泽恩书院院长。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乾隆13岁书法作业,老师批评:书法不端正!

下一篇:这小画真美,不是在宣纸上画的,是画在破纸箱子上的!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