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聊聊黄宾虹与吴昌硕两位先生之一

时间: 2025-10-14
标签:

首先,聊一聊共同点。

第一,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黄宾虹与吴昌硕同属于传统派阵营。

第二,在传统派阵营中,黄宾虹与吴昌硕,他们都属于传承中通过革新、汲古而出新者。

第三,黄宾虹与吴昌硕文学修养暨笔墨功力都属极其深厚者,不仅仅是书法绘画艺术风格独特鲜明,造诣非凡,在书法绘画的相关领域比如篆刻、诗文、金石学养等等诸多方面都是远超时辈。当然,黄宾虹先生一生撰文五百多万,这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至于是否“后无来者”,现在无法定论,就当代而言可能性不大。

图片

下面,主要聊聊两位先生的不同点。

一,两位先生的人生轨迹以及格局与追求不同。

黄宾虹先生的人生经历很独特,青年时代参与维新变法,属革命文学团体“以文字鼓吹革命”——是“南社”第一批成员。袁世凯复辟帝制后,曾经派亲信孙莲荪到上海游说其北上,黄宾虹先生断然拒绝。“助纣为虐,不是君子所为”。其后,黄宾虹先生立志以“文化救国”,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史,以教授、学者、金石学家、报人、编辑等各种身份,身体力行,致力于国粹与中国画的弘扬与推广,一生所撰写的理论研究发表出版的文章有500多万字。同时他的中国画既是传统的集大成者又是传统的“解构”者,以其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暨超越了时代的艺术造诣实现并引领了“传统中国画的现代再生”。因此被称为一代宗师。

图片

吴昌硕先生同样是一位那个时代书画艺术界的佼佼者,是大师,是领军人物,是当时“海上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将金石、书法和绘画融为一体,将文人画的传统与都市新兴文化相结合,为传统艺术注入了一股非常接地气的兴旺的活力,成就了自己后期“海上画派”中“霸主”的地位。他的艺术活动,主要是参加了各个艺术团体,比如著名的“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进行艺术交流。其二,在上海收授了众多弟子,如王个移、褚乐三,潘天寿等,这些弟子后来都成为海派艺术上的重要传承人。

图片

二,两位先生对于艺术品市场的态度与行事也是不同。根据史料记载,吴昌硕的润格大致如下:花卉四尺整张三十两银子,六尺整张五十两银子;山水四尺整张四十两银子,六尺整张六十两银子;书法四尺整张二十两银子,六尺整张三十两银子。扇面不论山水花卉,每件十两银子。堂幅加倍计算,屏条每条按整张六折计算。篆刻每字二两银子,边款不计。据说,即使这个润格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但是求画者依然络绎不绝。可见,吴昌硕的绘画在当时尤其是市民阶层是非常受欢迎的。黄宾虹先生则没有润格,基本上都是属于艺术知音之间的“酬答”——他都是说让对方看着给!一直到他80岁,傅雷在上海,为他做80大寿的纪念画展,还写信询问润格一事。“1945年,时年80岁的黄宾虹在给一个名叫吴载和的朋友回信。他这样说:我的绘画还没有达到大成,没有达到卓然自立,所以“以拙笔攫人多金。惭愧尤甚”。言辞之中表达了这样的一种内心——目前我的绘画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境界,我却用我的绘画让别人付润笔费,我感到特别的惭愧!请看,黄宾虹这是一种何等令人敬佩的高贵人品!实际上,黄宾虹在70岁的时候,他的“黑宾虹”画风已经形成,黑密厚重,浑厚华滋,艺术个性极其鲜明。就民国时期,在军界政界商界都有很多的文化学养非常深厚的艺术知音。一九四五年的时候,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北平的老百姓生活非常艰难。黄宾虹在信中说,只有艺术知音来介绍朋友买我的画的时候我才会应允,至于润笔费就看他们的心情给吧。因为现在物价飞涨。我没有办法,我要贴补一大家子的生活。但是不认识我的人,我是不卖给他们画的。黄宾虹的本意就是一定要杜绝自己的绘画流入到汉奸和日本人手中,所以他才采取了这样的做法。由此可以看到,黄宾虹他在民族大义上,在个人的品性修养上,都是可以成为当时画坛的楷模的”。

文/初中海

 

图片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启功晚年改口!曾支持“兰亭伪作论”,为何最后承认自己“胡说八道”?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