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业内观点 >
御宝轩:汉印纹硬陶二系壶鉴赏

时间: 2015-01-04
标签:

中国书画家影像网迅 我国陶器的创造,据推测是受到涂泥的树条筐和外络绳网的葫芦容器被火烧后余下的硬泥壳的启发,逐渐发明成功的,最早有筐蓝条纹和绳纹装饰,技术上使用用蓝模涂泥法、泥条卷筑法、双手捏造法、辘轳拉坏法等制成器型,然后火烧而成。早期陶器有彩陶、黑陶、印纹陶、商代的白陶和釉陶。一直延续到今天,陶器们被普通使用。印纹陶作为陶器史上最早的品类之一,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历经几千年之后,现如今出土或传世至今的陶器都不可否认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备受人们的敬重。

据笔者了解,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件印纹硬陶二系壶。侈口,长颈,溜肩,肩部对称置二系,双系完整无损,鼓腹,喇叭形高圈足,平底略内凹。通体施釉,壶肩饰古老的陶古文符号,胎体坚硬,叩击之声音清脆。此壶纹饰简练,釉厚而色素雅,造型厚古朴独特,比较少见,其造型、纹饰具有明显的汉代特征,是典型的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

印纹硬陶崛起于夏商时期,延至秦汉,分布范围相当广阔,可以划分赣江鄱阳湖区、太湖区、南京镇江区、湖南区、岭南区、福建区、粤东闽南区等七个区域。直至汉代,印纹硬陶技术已相当成熟。硬陶虽为陶器的一种,但也有其独有的特色。印纹硬陶胎体坚硬,叩击之声音清脆,而不像一般陶器那样声音浑浊。又因其表面常饰有斜方格纹、云雷纹等几何纹样,故称其为“印纹硬陶”。此种陶种出现以后,在长江流域的商周遗址中较多的发现,特别是在江西、浙江、福建以及江苏等省最为集中。战国以后,印纹硬陶逐渐走向衰落,到东汉晚期彻底为所取代。

印纹硬陶的成分介于陶土和瓷土之间,用含铁量高达7.14%的粘土制作,在1200度左右的温度烧成,不挂釉,表面拍印几何图案。它的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细腻。多呈紫褐、红褐、灰褐色和黄褐色,纹饰复杂而富于变化,规整匀致,常用的有编织纹、曲折纹、格形纹、图形纹、波形纹、条纹、云雷纹、叶脉纹、齿形纹、绳纹、爪形纹等,装饰性很强。其造型多为罐、钵、缸、盂、壶等。汉代原始的胎体最明显的特点是呈灰白色或深灰色。其釉层普遍较厚,色调偏深,多呈青绿或黄褐等色。装饰纹样则有弦纹、水波纹、云气纹等,壶、罐等器物上多置双系或铺首。

据藏品主人介绍,御宝轩正在展出的此件印纹硬陶二系壶虽为陶器,但十分美观。不仅具有硬陶的所有特征,因胎料中含铁量高而呈青褐色,因烧结火候高而表面形成一层光泽,犹如瓷器之釉;由于采用泥条盘筑并拍打而成形,表面多有凹窝……这些特征,在同时期的普通陶器上较少看到。尤其是器表的细密纹饰,更成为其独特的装饰。这是由于制作时匠人一手在器内撑托,一手持表面有纹的拍子在器表轻轻拍打,从而将纹饰留遍了器身。如此一件作品,是很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独具的意境和情趣,凸显着时代的气息。

纵观古的拍卖市场,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古陶瓷市场曾有过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跌进低谷,经历了长时间的冷清,市场行情一直不温不火。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古陶瓷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格远远不及国外市场。一段时期以来,在内地拍卖市场上成交的古陶瓷数量不足东南亚市场陶瓷总成交量的1/3,而中高档古陶瓷在内地拍出的价格也只达到东南亚市场中档的水平。

古陶瓷行情不被看好,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对文物流通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内大部分藏家对古陶瓷的认识不够。“目前,国内收藏界对古陶瓷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了解普遍不足,没有形成收藏古陶瓷的氛围。这是主要原因。”但值得欣喜的是, 进入21世纪以来,古陶瓷行情年年看涨,据不完全统计,在拍卖场上出现过的元代以前陶瓷共1959件,其中成交834件,成交率达42.57%,成交结果十分可观。

据了解,最近几年古陶瓷市场有火速升温的趋势。自去年春拍开始,古陶瓷的上拍数量和成交数量都有了较大提升。2013年,仅春拍的成交数量就达到了2012年全年的成交数量总和,成交数量、拍品质量的提高,成为了古陶瓷行情即将迎来大爆发的预示。以目前行情来看,古陶瓷具备一定的市场优势,现阶段正是入手古陶瓷的良机,由于之前价值被低估,虽然行情有一定的回暖迹象,但其市场价格仍处于低价位,具有价格优势,收藏资金门槛较低,但升值空间巨大。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和田玉兽瑞摆件:招财辟邪 气韵生动

下一篇:雕塑大师萧传玖百年诞辰作品选集首发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