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拍卖新闻 >
书画收藏“本身价值”第一原则,书法家“名家头衔”是误区

时间: 2014-07-08
标签:

书法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欣赏

  追捧“书法家名家头衔”是收藏误区

  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发掘有价值的书画作品时,一定要遵循收藏的两个首要概念:一是消费文化,提高自己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二是保值增值的投资价值。而有继承、有创新的作品,才是真正有消费文化和投资价值的艺术品。从实际情况看,当今的中国书画家确实多如牛毛,“书法字名家”争先亮相、博人眼球,“书画大师”满天飞,鱼目混珠。加之整个国民艺术素质还待完善,书画的欣赏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大多数盲从的收藏者对于哪位画家的作品真正具有艺术生命力和收藏升值的潜力了解不深,造成书画投资不辨好坏,只看名头大小,价格高低,这又为本来就不怎么健康的书画市场雪上加霜。而我想说的是,收藏书画作品不是看创作者的身份、地位。有觉察力的收藏者应当清楚自己的投资目的,你要买的不应当是“官帽子”,官帽子是会随时发生变化的,我们买的是卓越的审美价值。这一审美价值,可以从古往今来的书画艺术中横向和纵向中比较得来。我们看一件作品,不管它的创作者出身、身份、性别、种族、国籍、出生年代、创作时的年龄,我们只辨好坏、优劣,只认它的审美价值,这就是收藏的真谛。

  懂得创作者才能收到精品

  作为收藏者,既要会收,也要会藏。收的是民族艺术的精华,藏的是永恒不朽的审美价值。书画艺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基本因素,名家之作也未必幅幅都是精品,如应酬之作、败笔之作、身体欠佳或是年事已高力不从心时创作的作品,便无法体现其应有的艺术水平,因而与精品的价值也大相径庭。每位书画家一生都有其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书画作品,已经形成作者的风格,并能反映其应有的艺术功底和艺术水平。此时,作为合格的收藏者,就必须全面了解创作者的成长过程,真正走进他的作品。不要做盲目的收藏者,如不知收藏欣赏,更不懂艺术作品的质量,甚至不能感悟作品,与之产生共鸣,无法从书画作品中汲取精神层面的营养。这样的收藏者,等到将来只能哀叹,自己的苦心经营却只收得一大批劣质书画作品,等到十几二十年后,社会综合收藏水平提高之时,悔之晚矣。所以,最终的书画知识积累很重要。收藏家心中也一定要有一个衡量审美价值的尺度,掌握好这个尺度,你的藏品才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和增值的喜悦。

  急功近利是书法字画收藏大忌

  一句老话言简意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兴趣各异,不管是从当代入门还是从近现代开始,从事书画收藏都应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积累经验,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而我们搞收藏,因为收藏的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我们的藏品是不分当代、近现代和古代的。谁创作的作品有审美价值,我们就收藏谁的。从古至今,有许多专家学者对美术史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们为我们梳理出了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和谱系,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就成了今天我们了解艺术家和判断艺术作品价值的参考。通过学习美术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艺术家在整个美术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艺术成就巨大、学术地位崇高、影响广泛深远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自然会表现不俗,被人们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资家已经开始沿着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主线进行收藏投资。艺术史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淀,在当时因为一些非艺术因素而名气很大、价格很高的书画家作品,多少年以后不见得为艺术史所认可。比如近现代的“海上四任”,现在被艺术史和艺术市场认可的也就是任伯年。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上海泛华2014春季书法字画艺术品在豫园万丽酒店顺利举行

下一篇:乱糟糟《我的床》以254.65万英镑被拍下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