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风,笔名乔扬,字子乾,照成居士,洛阳孟津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为东风美术馆馆长;南海禅寺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河南省炎黄书画院副秘书长;桂林南方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崇德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入驻画家。2003年研修于北京画院石齐工作室,2009至2014年先后毕业于中国工笔山水画创作班,中国人民大学林凡工作室、工笔画高级创作班,首都师范大学李翔中
国画高级研究生班,先后受到石齐先生、林凡先生、李翔先生等大家的悉心指教。
艺术简介
2004、2005、2006、2007年国画作品,连续四年在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新人新作展”和“
中国画艺术展”两项展览分别入选和获奖;
2009年,作品《笃情河洛》获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铜奖(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
2010年,作品《清格》入选全国第二届线描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1年,国画作品参加“中国廊坊全国中国画名家展”;
2012年,作品《天道》入选全军第12届美术
书法作品展(合作)(中国美协主办);
2012年,国画作品参加“中日韩三国优秀
书画作品展”;
2013年,国画作品《三思图》参加全国司法系统书画作品展获二等奖;
2014年,作品《秀野听香》参加“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5年,作品《护士兵》入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品展(合作)(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作品《品洁唯恐纤尘染》参加“逐梦威海卫”全国中国画展获得入会资格(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作品《品高自由丹青约》(即《栖居之美》)入选“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获得入会资格(中国美协主办);
2016年,国画作品参加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潮汕
书画展;
2017年,书法作品参加“佛教行”汕头书画名家展;
2017年,国画作品“浓墨重彩写丹心”参加”庆祝建军9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展”。
文/刘以林
吾言:“时间太老,现实太旧,如不创新,灰尘和瓦砾就是我们的未来。”读杨东风的作品,不禁又心在此境。
杨东风的画是东方的,当下的,也是自己的。她说自己自幼学书作画已三十年了,但读她的画,感觉她是刚刚进入绘画森林,目光是好奇的,反应是机敏的,心境是无染的,她有从彼岸到此岸的感觉,不是用笔,而是用心映照眼前的世界,她呈现的东西,干净,明亮,静谧,澄澈,有来自清凉世界的幽寂气韵,令人有瞬间远离都市红尘之感。艺术品的终极功用是什么呢?就是这种不必准备的一瞬,让你的心一闪而出现难言的空间,仿佛“离开”了,也仿佛“到达”了。杨东风的画有此“一击”的力量,在此种语境中,她是画家中的“自己”,独自亮于尘世一隅,她心中的“新”是明确的。比如她的石水系列中的《红尘之外》水,石,生灵,不论动与静,都是安宁的;不论万世永在还是临时到来,都是自足的;不论出自历史还是出自现实,都是心灵的。再比如《品高唯恐纤尘染》,翩飞的蝴蝶,寂美的花草,墨色的汉字,都是在明净不染的“新心境”下折射出来的,它们被“新心境”洗了一遍,就如宋朝的现实被苏东坡的心“洗”过一遍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凝聚了,结晶了,不朽了。细细读杨东风的画,很想说:“我的前进可能到不了山顶,但光明必然在现实中诞生。”杨东风画作中的光明已经诞生,它正在指向山顶,这是珍贵的,相信这种珍贵的指向已经激醒和正在更多激醒杨东风旺盛的创新力量,我们有理由充满巨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