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
协办单位
福建省海丝艺术馆
港澳传媒华语国际台
北京天心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泸州老窖北京办事处
展览时间
2019年6月28日—7月5日
展览地点
《中国书画》美术馆
参展画家
按年龄排序
曾军艺 邓伯元 黄梦洁 朱雁娴 罗方华
吴建福 陈 端 游 波 刘宬一 郑芳芳
林伯强 黄华斌 蒲玉杰 文亚坤
部分到场嘉宾合影
2019年6月28日下午三时,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福建省海丝艺术馆、港澳传媒华语国际台、北京天心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泸州老窖北京办事处协办的“阵中点将——《中国书画》杂志提名当代青年水墨画家作品邀请展•福建篇”,在《中国书画》美术馆开幕,开幕同时举行了专题研讨会。雅昌艺术网、腾讯视频、凤凰视频等三十多家媒体对此次展览作了专门报道。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
本次展览是《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阵中点将”系列继“山东篇”“江苏篇”“安徽篇”等展览外推出的又一新展。共展出福建籍画家曾军艺、 邓伯元、黄梦洁、朱雁娴、 罗方华、吴建福、陈端、游波、刘宬一、郑芳芳、林伯强、黄华斌、蒲玉杰、文亚坤的新近作品60余幅。闽地多山,素有“闽道难于蜀道”之说,魏晋以来中原文人数次南迁入闽,
书画艺术随之流入。本次的参展画家受八闽山水与人文的蒙养,逐步形成深厚的积淀,他们的绘画功底扎实,作品或细腻、或粗放、或法度谨严、或别具一格,极具观赏价值。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容生发言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顾问、
中国画学会理事王和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林容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报》副社长、副总编辑陈明,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马啸,大道融元董事、批评家、策展人朱小钧,批评家、策展人李国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林维,《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副秘书长、批评家、策展人孙欣,以及到场参展画家曾军艺、邓伯元、黄梦洁、罗方华、陈端、游波、刘宬一、郑芳芳、林伯强、黄华斌、蒲玉杰出席了此次开幕研讨会。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报》副社长、副总编辑陈明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马啸发言
大道融元董事、批评家、策展人朱小钧发言
批评家、策展人李国华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林维发言
研讨会上,《中国书画》美术馆负责人尤德民向大家介绍了到场嘉宾和部分参展画家。王和平先生首先发言,他认为从福建籍青年画家的创作现状看,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经典中国绘画的关注。陈明则站在近现代美术发展的角度谈了本次展览作品的学术探索。马啸从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交流对中国画家成长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并提出
书法入画对一个画家的重要性。朱小钧在发言中认为,目前各大美院的基础训练方式基本都是西画体系而不是中国画体系,所以当下中国画就难免受西画影响。林维针对福建的文化和风土特点对形成福建画家整体艺术风貌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李国华认为一个时代的画家不是自己想选择什么样的风格或者形态就可以选择的,他肯定会受这个时代的影响,另外还要注意自己导师对自己的影响,不要总是带着导师的影子。到场参展画家也纷纷发言,畅谈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创作思路和遇到的困惑。
参展画家曾军艺发言
参展画家邓伯元发言
参展画家黄梦洁发言
参展画家罗方华发言
参展画家陈端发言
参展画家游波发言
参展画家刘宬一发言
参展画家郑芳芳发言
参展画家林伯强发言
参展画家黄华斌发言
参展画家蒲玉杰发言
林容生最后发言,他表示《中国书画》杂志社提名这十几位青年画家是对他们创作的肯定,但作为福建的画家要体现一些福建的特点,要接地气,将地方文化和自然环境对画家的滋养体现出来,对此他提出了几点批评意见,他说,福建历史上有不少的优秀画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个展览作为一个地域性画家群体进京展览,特点还是不太明显。还有就是才气和创造性,他强调,如果画面没有创造性,画的再好也会让人感觉没有才气。年轻画家要有年轻人的气息,他希望将来能看到一些年轻有活力、真正从外到内打动人的作品。

《中国书画》美术馆负责人尤德民向大家介绍到场嘉宾和部分参展画家
《中国书画》书画院副秘书长孙欣主持并总结
研讨会由孙欣主持并总结,她认为这个展览不仅可以看到参展画家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能够有效化用多种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饱满的创作热情、对于个体美学建构的愿望。最后她表示希望具有学术价值的研讨与交流在会后一直持续下去。
据悉,本次展览持续至2019年7月5日,随后“阵中点将”系列邀请展还将陆续推出新的篇目,敬请期待。
王和平接受媒体采访
曾军艺、邓伯元、罗方华、陈端接受媒体采访
游波、刘宬一、郑芳芳、蒲玉杰接受媒体采访
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