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大多数人练字会“越练越丑”?为何?

时间: 2020-05-14
标签:


第一:习惯
 
我们在学书法时,通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明明学了一年半年书法,很努力在练字。为何却感觉越写越丑了呢?
 
这个从“习惯”的角度来分析,是很容易得到答案的。
 
我们初学书法时,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都是在模仿,尝试建立一种新的书写习惯,书写规则,俗称“法度”。这绝对是一种技术活。
 
 
尤其是硬笔,相对更加明显,可以的模仿练字。但是时间不长,想要自己创作或使用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半是自己随意的样子,一般是临帖之后的样子,互相掺杂,非常丑,甚至不如不学。这是初学阶段都必须经历的。
 
我们平时写字很随意,不论美丑,起码放得开。到了临帖之后,思想上就会有拘束,下笔就会犹豫,刻意,就会不自然。所以写完的字,第一感觉是“扭捏”“造作”;第二感觉才是“难看”。
 
这个阶段,确实字不如不学好,但是必须说明一点。这时候的字是进步的。所谓破而后立。先打破自己的习惯,才能建立新的习惯。打破的过程中,势必是会比以前丑的,但是这绝对是好现象。只有不会写字的人,练字才是一开始就开始进步。这个比较容易理解,打个比方,我们写英文字母,肯定越练越好,学一个月就有一个月效果。这就是没有“先入为主”,所以不需要“破”故而直接可进入“立”的阶段。
 
简单说,在“习惯”这个维度,这个阶段在“二椅子”阶段,四不像。
 
 
第二,心理
 
这点是容易解释的,如同上文讲的一样。
 
其实这个阶段虽然看起来丑,但实质上是有“进步”的。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可循,在练字的心路历程里,大家可能都觉得应该是“越练越好”,不应该练了一个月,却写的还不如从前。
 
举个栗子。
 
我们练字,即使到某种程度,已经可以越练越好了,依然会出现“越练越丑”这种情况。不过到时候,就已经有经验了,并不当回事。我们专注学某一家字体,如二王一路书风。但是如进军颜真卿的话,初学那段时间,写出来的字,自然也是“二椅子”怎么看怎么别扭。但是到一定时间以后,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已经过了,能成熟掌握颜真卿笔法了。此时融合颜王笔法,就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好多事并不是我们错了,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心理没有标准,以为自己做的不对,不够好。
 
其实我们做的蛮好。蛮好。
 
好比如前贤说的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他妈”“失败就已经是走在了成功的路上”,说的太对了!
 
 
第三,最主要的一点,眼力
 
我曾经拿自己举个很多例子
 
比如自学第二年,依旧每日临帖,每日“创作”,但是发觉进步很慢。
 
我今天写完一幅字,感觉不错,三天后才能看出这个字不行。
 
这就是眼力距离自己的实力有“三天”的差距。
 
然后改正这些不足,再等到下次看到自己的问题,需要半个月。这是一个规律,第二年基本都是在半个月一次进步。
 
一幅作品只能看不够三天。这个规律,到第三年。几乎是每个星期一次进步,感觉自己的字没那么丑。这个星期觉得比上个星期强。一幅作品也只能挂够两天。
 
这在侧面还是说明了,自己的眼力,实际的水平,还在提升。发现自己写的丑,是因为自己有了“美”的标准。多看古帖,绝对是能培养眼力的。
 
后来,第四年开始,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又一次看古帖近千本,我在摸索何为“古人的好字”?后来有些感觉了,大概每个朝代的一二三流书家的水平都有了底。
 
从那开始,自己写的字,从来没满意过。写完,就会觉得“差”。因为拿出古人的标准,自己的字处处都是问题。就是“丑”。眼力提升越快,越觉得越写越丑。
 
这是好事,觉得自己的丑,那绝对是因为自己已经有了对美的理解。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除了写就是看。少用自己的书写习惯,多建立古人的书写习惯。虽然每次写完都丑,但是也能有一个谱,知道怎么进步。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一点一画皆文章——孙伯翔笔下的“横转竖”

下一篇:学好书法五妙招!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